撰文/唐郁葱
由于传统生活习惯的原因,室内的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绝大部分家庭彻底忽视的问题,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的隐蔽性、持续性和复杂性结合不同空气消毒设备的性能分析揭示家庭配置空气消毒设备的必要性和如何进行选择。
1.室内空气的隐形杀手
人的一生中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有专业机构研究表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往往是室外正常自然环境的2~5倍。其中90%以上的新装修家庭在半年内甲醛浓度仍超标,室内活动也在不停制造污染物,而有的家庭还同时生活着结核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这些隐形威胁正悄然侵蚀着我们的呼吸系统,尤其对儿童、孕妇、老人和哮喘患者等免疫力较弱群体危害更大。
1.1化学污染
甲醛、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物从装修材料中持续释放3~15年,低浓度时难以察觉却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甚至白血病。新装修家庭甲醛超标现象普遍,如同“化学幽灵”潜伏在居家环境中。
1.2微生物威胁
细菌、病毒和霉菌等对健康的危害,如潮湿密闭卫生间,空调滤网中产生的军团菌等等。
1.3生活污染
烹饪方式高温油炸产生含醛类、多环芳烃的油烟。燃气灶、煤炉使用产生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多环芳烃。清洁剂、杀虫剂等释放氨、苯系物。发胶、指甲油等化妆品挥发有机溶剂。烟草烟雾含70余种致癌物,包括尼古丁、焦油等,长年累月对人体造成伤害。
以上污染源具有累积性和协同效应,有的可以通过源头控制(选用环保材料)、加强通风等可以降低危害,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差异和污染源的复杂性和持续性,面对室内空气污染,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空气净化和消毒性能的设备采取综合防控仍不失为最佳手段。
2.空气消毒机
空气消毒机是通过过滤、净化、杀菌等原理对空气进行消毒的机器。除了过滤粉尘和杀灭细菌、病毒、霉菌、孢子等所谓杀菌消毒外,有的机型还能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苯酚等有机污染气体。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空气消毒设备可分为物理因子型、化学因子型及复合技术型三大类,其核心差异在于消毒因子的作用机制与适用场景:
2.1物理因子消毒设备
2.1.1紫外线消毒机
通过253.7nm短波紫外线破坏微生物DNA/RNA结构,实现瞬时灭活。优点是杀菌速度快,直接照射下1~3分钟灭活99.9%细菌。成本低廉,维护简单。技术成熟,医疗场景验证超50年,对结核杆菌等耐药菌有效。缺点是紫外线直射可损伤皮肤、眼睛,必须在无人环境下使用,消毒有死角,除甲醛无效。
2.1.2等离子体消毒机
利用高压放电产生高能活性粒子(如正/负离子、自由基),分解微生物蛋白质及挥发性有机物。优点是人机共存安全,可24小时动态运行,适合家庭持续防护,多功能净化,同步分解甲醛(60%~80%),无耗材设计,长效低成本。缺点是灭菌速度较紫外线慢,消毒效果受空气流动性影响。
2.2化学因子消毒设备
2.2.1.臭氧消毒机
高压放电或紫外线激活氧气生成臭氧(O₃),强氧化性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缺点是臭氧浓度超标可损伤呼吸道,仅限无人环境使用。
2.2.2 二氧化氯/过氧化氢消毒机
化学药剂反应释放气体消毒因子,广谱杀菌。缺点为需在密闭无人的空间操作,消毒后需通风换气,有一定腐蚀性。
3.复合技术型设备
叠加光触媒技术分解有机物及微生物,可降解甲醛等气态污染物。优点:协同增效,如等离子+光催化技术,臭氧浓度降至0.01ppm以下(母婴人群适用),缺点是成本会增加。
4.结语
可以看到,目前随着生产生活高度城市化发展,室内空气质量已成为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选择家用空气净化消毒机时要注意其是否具备国家检测资质认证的专业机构技术检测报告,优先选择复合技术型人机共存的产品,以及功能具有多重净化、精准监测、智能调控、医疗消杀、人机共存的产品。
(单位: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省市:云南省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