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袁占国
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许多患者在经历中风后,即便性命得以保全,却面临着肢体偏瘫、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西医康复治疗手段虽有一定效果,但在改善肢体功能、促进神经修复方面仍存在局限性。而中医外治法凭借其独特优势,为中风康复带来了新希望,帮助无数患者让肢体重新“动”起来。
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指运用非口服药物的方法,通过刺激体表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中风康复领域,中医外治法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从调整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入手,激发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改善中风后遗症。
针灸是中医外治法中治疗中风的重要手段。中医认为,人体经络系统内联脏腑、外络肢节,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中风后肢体偏瘫,是因为经络气血阻滞,经气运行不畅。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在临床治疗中,常选取头部的百会、神庭、本神等穴位,这些穴位位于巅顶,能调节脑髓气血,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肢体上则选取肩髃、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根据患者肢体的具体症状和经络循行路线进行配伍,以达到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能刺激神经末梢,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同时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
推拿按摩同样在中风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业的推拿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运用揉法、按法、推法、拿法等多种手法,在患者肢体上进行操作。推拿可促进肌肉的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肉力量;还能放松紧张的肌肉,缓解痉挛状态,改善关节活动度。比如,针对上肢偏瘫的患者,通过推拿手臂的肌肉和关节,可促进上肢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恢复抓握、抬举等功能;对于下肢偏瘫的患者,推拿下肢穴位和肌肉,能增强下肢的支撑力和协调性,助力患者重新站立和行走。此外,推拿还能调节患者的情志,缓解因中风后遗症带来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身心两方面促进康复。
中药熏蒸也是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的有效方式。它是利用中药蒸汽的温热和药力作用,通过皮肤渗透,直达病所。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如川芎、红花、当归、伸筋草等,经过特殊处理后放入熏蒸设备中,产生的蒸汽作用于患者的肢体和腰背等部位。温热的蒸汽能扩张皮肤毛孔,促进血液循环,使药物有效成分迅速被吸收,起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松解粘连的作用,对于改善中风患者肢体的麻木、疼痛、僵硬等症状效果显著。同时,中药熏蒸还能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医外治法在中风康复中并非单打独斗,常常与中药内服、康复训练等方法相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阶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能最大程度提高康复效果。不过,中医外治法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患者切不可自行尝试,以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损伤。
中风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医外治法以其绿色、安全、有效的特点,为中风患者点亮了康复的明灯。它让无数肢体偏瘫的患者重新获得活动能力,重拾生活信心。相信随着对中医外治法研究的不断深入,它将在中风康复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帮助更多患者走向康复之路。
(单位:张北县中医院,省市:河北省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