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班力心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寻找更有效、更安全且具备多重获益的药物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GLP-1受体激动剂的出现,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它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在减重、保护心血管等方面展现出卓越的功效,成为近年来糖尿病治疗药物中的“明星选手”。
一、什么是GLP-1受体激动剂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 1)是人体肠道L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它能在血糖升高时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降低血糖。此外,GLP-1还能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GLP-1受体激动剂则是通过模拟天然GLP-1的作用,与体内的GLP-1受体结合,发挥调节血糖等一系列生理效应的药物。
目前市面上的GLP-1受体激动剂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种类型。短效制剂如艾塞那肽,需要每天注射1~2次;长效制剂如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一周只需注射一次,大大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便利性和依从性。
二、GLP-1受体激动剂的降糖机制
GLP-1受体激动剂的降糖作用是多靶点、多途径的。首先,它能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当血糖升高时,药物会促使胰岛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而当血糖处于正常水平时,其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则会减弱,这就大大降低了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其次,它可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从源头上控制血糖升高。再者,通过延缓胃排空,让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避免餐后血糖急剧上升。同时,GLP-1受体激动剂还能作用于大脑的食欲中枢,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间接有助于血糖控制 。
三、超越降糖:减重与护心的额外获益
除了出色的降糖效果,GLP-1受体激动剂在减重方面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其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的作用,配合延缓胃排空带来的持续饱腹感,能让患者自然而然地减少热量摄取。临床研究表明,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患者,在一段时间后体重平均可降低5%~15%。许多肥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使用这类药物后,不仅血糖得到控制,体重也明显下降,身体代谢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在心血管保护方面,GLP-1受体激动剂同样成绩斐然。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部分GLP-1受体激动剂(如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血管死亡)发生风险。这可能与它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压、减轻体重、抗炎等多种机制有关。对于本身就伴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糖尿病患者来说,GLP-1受体激动剂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能为心血管健康加上一道“防护盾”。
四、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的注意事项
虽然GLP-1受体激动剂优势众多,但也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有甲状腺髓样癌个人或家族史、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患者禁止使用。部分患者在使用初期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不过这些症状大多会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减轻或消失。同时,GLP-1受体激动剂不能替代胰岛素,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并不适用。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血糖、体重、肝肾功能等指标,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GLP-1受体激动剂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多重健康获益,为糖尿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无论是血糖控制、体重管理还是心血管保护,它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这类药物将在糖尿病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健康福祉。
(单位:渤海新区人民医院,省市:河北省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