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晓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1.7%。我国COPD患者数量已超1亿,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医疗负担的特点,使家庭护理成为疾病管理的核心环节。科学规范的家庭护理不仅能延缓肺功能下降、减少急性加重次数,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从环境优化、呼吸管理、用药指导、营养支持、并发症预防、心理关怀六大维度,为COPD患者及家属提供系统性护理指南。
一、环境优化:构建呼吸友好型居家空间
1.空气质量管理
通风换气: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避免室内二氧化碳潴留。
温湿度调控:室内温度维持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清洗避免细菌滋生。
污染防控:禁止室内吸烟,避免使用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刺激性物品,定期清洁空调滤网。
2. 过敏原控制
每周更换床单被罩,使用防螨床品,减少尘螨滋生。避免饲养带毛宠物,花粉季节关闭门窗,可配备空气净化器。
二、呼吸管理:提升呼吸效能的核心训练
1. 呼吸肌训练
缩唇呼吸:吸气时用鼻,呼气时缩唇呈吹口哨状,呼气时间是吸气的2倍,每日3次,每次15分钟。
腹式呼吸:手放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配合缩唇呼吸效果更佳。
2. 排痰技术
有效咳嗽:深吸气后屏气3秒,用力咳嗽排出痰液,每日练习2~3次。
体位引流: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利用重力促进痰液引流,如肺上叶病变可取仰卧位。
机械辅助:痰液黏稠时可使用雾化器,加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
三、用药指导:精准用药与器械操作
1. 吸入装置使用
都保装置:旋转底座至咔嗒声,深呼气后口含吸嘴用力吸气,屏息10秒。
准纳器:推开滑杆后呼气,口含吸嘴缓慢深吸气,屏息5秒。
注意事项:用药后清水漱口,避免口腔真菌感染。
2. 药物管理
支气管扩张剂:按时使用沙美特罗、噻托溴铵等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糖皮质激素:长期吸入需监测血糖、血压,定期口腔检查。
急救药物:随身携带沙丁胺醇气雾剂,急性加重时及时使用。
四、营养支持:打造呼吸肌能量库
1. 饮食原则
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g/kg体重,优先选择鱼、禽、蛋、奶。
高热量供给:COPD患者静息能量消耗增加30%,需增加主食摄入,可采用少食多餐。
微量元素补充:维生素D、钙剂可改善骨质疏松,抗氧化营养素减轻肺部炎症。
2. 特殊饮食管理
每日食盐摄入<5g,避免腌渍食品。每日饮水1500~2000ml,稀释痰液。
五、并发症预防:筑牢健康防线
1. 急性加重预防
疫苗接种: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每5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感染防控: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勤洗手,佩戴口罩。
运动康复:每日进行30分钟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太极、八段锦。
2. 合并症管理
心血管监测:定期检查心电图、血脂,控制血压<140/90mmHg。
骨质疏松筛查: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
六、心理关怀:重塑生命质量
1. 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纠正“疾病无法控制”的错误认知,建立治疗信心。
放松训练:每日进行15分钟正念呼吸或渐进性肌肉松弛。
2. 社会支持
家属参与护理计划制定,共同学习疾病知识。加入COPD患者俱乐部,分享管理经验。
七、结语
COPD的家庭护理是涵盖生理、心理、社会的系统工程。通过构建呼吸友好型环境、实施呼吸肌训练、规范用药管理、提供营养支持、预防并发症及给予心理关怀,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患者及家属需树立“长期作战”理念,将家庭护理融入日常生活,实现从“被动治疗”到“主动管理”的转变。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升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让呼吸重新变得自由。
(单位:张家口经济开发区沙岭子中心卫生院,省市:河北省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