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马永丹 李维 李雨琪
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超50%,这意味着每两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不仅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长期感染还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确诊感染后,遵医嘱服药治疗固然关键,但科学的护理同样不可或缺。它能辅助药物治疗,降低复发率,守护胃部健康,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除吃药外的护理要点。
饮食调理:构建胃部健康防线俗话说“病从口入”,饮食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至关重要。在日常饮食中,要坚决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同时,过冷、过热的食物也应远离,它们同样会对脆弱的胃黏膜造成伤害。
相反,应多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小米粥、山药粥是不错的选择,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等营养成分,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山药含有黏蛋白,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胃黏膜。此外,南瓜、胡萝卜等富含果胶的食物,能黏附细菌和毒素,减少幽门螺杆菌对胃部的侵害;菠菜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减轻胃部压力。
除了食物种类,饮食习惯也需要调整。要做到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让胃部能规律地工作。同时,要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减轻胃部消化负担。此外,建议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感染,防止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
生活习惯:营造良好恢复环境规律的作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恢复健康十分重要。熬夜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胃部的自我修复和调节功能,降低身体免疫力,不利于对抗病菌。因此,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早睡早起,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尤其是胃部,在睡眠中能更好地进行修复和调整。
适度运动也是护理的重要环节。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天坚持30分钟左右的运动,能有效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帮助缓解胃部不适症状。但要注意避免在饭后立即运动,以免影响消化,建议饭后1小时再进行运动。
此外,要注意腹部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胃部受凉容易引起胃痉挛、消化不良等问题,加重病情。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被子,避免腹部着凉。
口腔护理:截断病菌传播途径很多人不知道,口腔也是幽门螺杆菌的藏身之所。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不仅会导致口臭,还可能在吞咽过程中再次进入胃部,造成反复感染。因此,做好口腔护理至关重要。
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清洁。同时,要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去除食物残渣,不给幽门螺杆菌提供生存环境。此外,定期更换牙刷,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避免牙刷上滋生细菌。
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含杀菌成分的漱口水,饭后及时漱口,进一步杀灭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对于有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消除病菌滋生的温床。
心理调节:保持积极治疗心态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部分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使胃酸分泌失调,从而加重胃部不适症状,还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影响治疗效果。
因此,患者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钓鱼等,转移注意力,让自己从疾病的担忧中解脱出来。同时,家人和朋友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感染幽门螺杆菌并不可怕,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饮食调理、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细致的口腔护理以及积极的心理调节,我们完全可以辅助治疗,促进病情恢复,降低复发风险。希望大家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护理,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胃部健康。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省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