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血糖检测:糖尿病诊断中的检验医学应用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5831

撰文/宁丽媛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若未及时诊断与控制,可导致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质量。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的“基石”,通过定量分析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为诊断、分型及治疗提供关键依据。本文将从血糖检测的核心指标、技术方法、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四方面,系统解析这一“甜蜜的负担”,助力公众科学认知糖尿病。

一、血糖检测的核心指标

1. 空腹血糖(FPG)

定义: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量的血糖值,反映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

正常范围:3.9~6.1mmol/L。

临床意义:FPG≥7.0mmol/L提示糖尿病(需复查确认)。6.1~6.9mmol/L提示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前期)。

2. 餐后2小时血糖(2hPG)

定义: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量的血糖值,反映餐时胰岛素分泌及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

正常范围:<7.8mmol/L。

临床意义:2hPG≥11.1mmol/L提示糖尿病。7.8~11.0mmol/L提示糖耐量减低(糖尿病前期)。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定义: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

正常范围:4%~6%。

临床意义:HbA1c≥6.5%提示糖尿病(需结合其他指标)。HbA1c<6.5%需结合FPG和2hPG综合判断。

4. 随机血糖

定义:任意时间测量的血糖值,不受进食限制。

正常范围:<11.1mmol/L。

临床意义:随机血糖≥11.1mmol/L,伴典型症状(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可诊断糖尿病。

二、血糖检测的技术方法

1. 静脉血浆血糖检测

采集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后,用生化分析仪测量葡萄糖浓度。结果准确,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需专业人员操作,出结果时间较长。

2. 指尖血糖检测(毛细血管血糖)

用便携式血糖仪采集指尖毛细血管血,直接测量葡萄糖浓度。操作简便,出结果快,适合自我监测。结果受操作技术、血糖仪校准等因素影响,需定期与静脉血糖比对。

3. 动态血糖监测(CGM)

通过植入皮下的传感器,连续监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间接反映血糖水平。可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波动数据,发现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成本较高,需定期更换传感器。

4.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空腹后口服75克葡萄糖,分别测量空腹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金标准”,但操作繁琐,耗时较长。

三、血糖检测的临床应用

1.糖尿病的分型

1型糖尿病起病急,多伴酮症酸中毒,需依赖胰岛素治疗,血糖波动大。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多伴肥胖、胰岛素抵抗,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或口服降糖药控制。特殊类型糖尿病如妊娠糖尿病、遗传性糖尿病等,需结合病史及基因检测确诊。

2. 并发症的筛查

定期眼底检查,早期发现微血管病变。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早期发现肾损伤。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振动觉阈值检测等评估神经功能。

四、血糖检测的注意事项

空腹血糖检测前至少8小时未进食,可少量饮水。OGTT检测前3天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检测前夜禁食8~14小时。HbA1c无需空腹,但需避免输血、溶血等情况。

五、结语

血糖检测是糖尿病管理的“指南针”,通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等指标,为诊断、分型及治疗提供关键依据。公众需提高对糖尿病高危因素(如肥胖、家族史)的警惕,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尤其是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或高危人群,更应加强监测。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动态血糖监测等新技术将更加普及,助力糖尿病的精准管理。通过科学认知与规范诊疗,我们有望将糖尿病的危害降至最低,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单位: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贤台乡卫生院,省市:河北省保定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推荐阅读
血糖检测不仅用于糖尿病:如何通过血糖监测预防慢性病?
2025-03-24 北京科技报
血糖检测:指尖血和静脉血,哪个更准确?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产检中的孕期血糖检测:预防妊娠糖尿病的重要性
2025-01-2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