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生物钟与服药时间:你真的知道最佳服药时机吗?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4974

撰文/郭燕虾

生病吃药,是我们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事。但你是否想过,同样的药物,在不同时间服用,效果可能大不相同?这背后,是我们身体内的“隐形指挥官”——生物钟在发挥作用。了解生物钟与服药时间的关系,不仅能让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还能减少副作用。

1 生物钟如何影响药效

昼夜节律与药物代谢

我们的身体遵循着昼夜节律。在一天之中,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状态会随着时间变化,而这些器官正是药物代谢的关键场所。例如,肝脏的酶活性在白天和夜晚存在差异,某些参与药物代谢的酶在凌晨时活性较低,如果此时服药,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可能会变慢,从而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肾脏的功能同样受生物钟影响,其对药物的排泄能力在白天较强,夜间较弱。

不同时间段的药效差异

身体的其他生理指标(如血压、血糖、激素水平等)也会随着生物钟波动。这就导致药物在不同时间段服用,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例如,降压药在血压高峰期前服用,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而在血压较低的时间段服用,可能会导致血压降得过低,引发头晕等不适。再比如,人体免疫系统在夜间更为活跃,因此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在晚上服用,可能会更好地发挥作用。

2 常见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

降压药:人体的血压通常呈现“两峰一谷”的特点,高峰出现在早晨6~10点和下午4~8点,低谷则在凌晨2~3点。大多数长效降压药,建议在清晨起床后立即服用,这样能在血压开始上升时发挥药效,平稳控制全天血压。对于短效降压药,可能需要一天多次服用,一般建议在血压高峰前1~2小时服用。

降糖药:降糖药的服用时间与进食密切相关。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等,需要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而阿卡波糖等α-糖苷酶抑制剂,必须与第一口饭同时嚼服。

降脂药:他汀类降脂药是常用的降脂药物,由于胆固醇的合成主要在夜间进行,所以这类药物一般建议在睡前服用。

激素类药物:人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清晨是高峰期。因此,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通常建议在早晨8点左右一次性服用全天剂量。

抗过敏药: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部分人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嗜睡等副作用。而人体在夜间对过敏反应更为敏感,因此这类药物建议在晚上睡前服用。

3 特殊人群的生物钟与服药时间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物钟功能逐渐衰退,器官功能也大不如前。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下降,肾脏排泄药物速度减慢,使得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作用时间与年轻人不同。比如,老年人服用安眠药时,对药物的敏感性更高,若按常规时间和剂量服用,第二天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现象。因此,老年人可能需要适当提前服药时间,并在医生指导下减少剂量。

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生物钟也在不断完善。儿童的肝脏和肾脏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弱,服药时间和剂量都需要格外谨慎。比如,儿童退烧药一般建议在体温超过38.5℃时服用,两次服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且一天内服药次数不超过4次。

孕妇:孕期女性的身体会发生巨大变化,生物钟也会受到影响。孕妇服用的药物不仅关系自身健康,还会影响胎儿发育。以钙剂为例,晚上睡前服用,符合人体钙代谢的生物钟规律,能更好地被吸收利用,还能减少对胎儿的潜在影响。而治疗孕期疾病的药物,必须严格根据孕妇身体状况和胎儿发育阶段,结合生物钟规律,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服用。

4如何确定个人的最佳服药时间

咨询医生:医生是确定最佳服药时间的最佳指导者。他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身体状况、药物特性等综合因素,给出个性化建议。在就诊时一定要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作息时间、是否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等信息,以便医生制定最适合的服药方案。

观察反应:每个人的生物钟和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在服药的过程中可以留意身体的反应。例如,观察服药后症状改善的情况、是否出现不适等。如果发现某种药物在某个时间服用效果不佳或副作用明显,可以记录下来,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服药时间。

5科学服药的实用建议

服药时间原则:“饭前”通常指餐前30~60分钟,此时胃内基本排空,药物能较快进入肠道,利于吸收。“饭时”服药,简单来说就是在进餐少许后开始服药,然后边吃边服药。“饭后”是指餐后15~30分钟,此时胃中有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空腹”则是指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适合一些需要快速吸收或不受食物影响的药物。“睡前”服药通常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药。

特殊服药时间:“顿服”不是指狼吞虎咽地吃药,而是指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性服用;如治疗尿路感染的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急性腹泻的蒙脱石散。“晨服”:清晨起床后,是部分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比如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按需服用”:比如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止痛药双氯芬酸钠等,当体温超过 38.5℃,或者疼痛难忍时,就可以按照说明书服用。

特殊情况处理:如果不小心漏服药物,不要随意补服。半衰期较长的药物,如一天服用一次的长效降压药、降脂药等,如果漏服时间较短,可以尽快补服;如果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无需补服,避免剂量过大。需要严格按时服用的药物,如降糖药、抗凝血药等,漏服后是否补服,一定要咨询医生。

借助工具辅助:设置手机闹钟提醒,在服药时间前几分钟收到提示。使用药盒,将一周或一天的药物按时间分装,方便查看是否按时服药。利用一些健康管理类APP,记录服药时间和剂量,提醒自己按时服药。

6结语

生物钟与服药时间的关系看似复杂,实则蕴含着科学规律。了解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让药物成为守护健康的有力武器。

(单位: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省市:福建省福州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