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慢阻肺稳定期护理:运动锻炼的选择与注意事项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8812

撰文/谢天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进入稳定期后,虽然症状相对缓解,但肺功能仍在逐渐下降。这时候的护理重点不仅是控制病情,更要通过科学锻炼提升身体机能,延缓疾病进展。运动锻炼作为核心干预手段之一,能有效改善呼吸困难、增强肌肉力量,但选择不当反而可能加重负担。许多患者对“能不能动”“怎么动”感到困惑,甚至因为害怕气喘而完全躺平。这篇文章将围绕运动类型、强度把控、呼吸配合和风险规避四个关键点,用通俗的语言帮助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一、选择适合的运动类型:从温和起步

慢阻肺患者运动的首要原则是“量力而行”。很多人误以为必须剧烈运动才有效果,其实对肺功能受损的人群来说,轻中度的有氧活动反而更适合长期坚持。比如步行,不需要特殊器械,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既能锻炼下肢肌肉,又能提升心肺耐力。开始可以从每天5~10分钟起步,逐渐延长到30分钟。如果觉得单纯走路枯燥,可以试试水中行走——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压力,同时水的阻力又能增强肌肉力量。力量训练同样重要,但需要避免屏气发力。靠墙静蹲、坐姿抬腿这类动作既能锻炼下肢,又不会让呼吸过于急促。上肢训练推荐使用1~2公斤的小哑铃做前平举或侧平举,动作放缓,配合呼吸节奏。切记不要盲目跟跳健身操或参与对抗性运动,突然的爆发性动作容易引发呼吸困难。关键是根据自身耐受度,选择能持续、可控制的锻炼方式。

二、把控运动强度:别和身体硬碰硬

如何判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有个简单方法:在锻炼时尝试说话。如果勉强能说完一句完整的话,说明强度适中;如果说话断断续续,必须停下来喘气,就说明超负荷了。也可以参考心率,用“170减去年龄”作为目标心率上限。比如60岁的患者,运动时心率尽量不要超过110次/分钟。不少患者刚开始锻炼时热情高涨,结果第二天就因肌肉酸痛或气促加重而放弃。建议采用“阶梯式增加”策略:第一周每天运动10分钟,第二周延长到15分钟,逐周递增。过程中如果出现嘴唇发紫、头晕或胸痛,必须立即停止。另外,冬季锻炼要特别注意保暖,冷空气刺激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可以戴个棉口罩让吸入的空气稍微温暖湿润些。

三、呼吸训练与运动结合:事半功倍的秘诀

单纯靠肢体运动还不够,配合呼吸训练才能最大化效果。推荐在运动前先做5分钟腹式呼吸:一只手放在腹部,吸气时鼓起肚子,呼气时收紧腹肌,帮助排出更多废气。这种呼吸模式能减少呼吸耗能,让后续运动更轻松。运动中要避免“憋气发力”。比如做抬腿动作时,抬腿时吸气,放下时呼气;举哑铃时上举呼气,下落吸气。这种节奏不仅能提高氧气利用率,还能防止胸腔内压骤增。如果运动中出现气促,可以用“缩唇呼吸”调整:像吹蜡烛那样缓慢吐气,延长呼气时间,帮助肺泡排空。日常还可以练习吹气球(不要过度用力),锻炼呼吸肌的耐力和协调性。

四、规避潜在风险:这些细节别忽略

虽然运动有益,但某些情况下需要暂停。比如近期有过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者稍微活动就明显心慌的患者,要先咨询医生。雾霾天尽量选择室内活动,开窗通风时注意避开早晚污染高峰时段。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要避免跳跃、深蹲等可能摔倒的动作。装备选择也有讲究。建议穿宽松透气的衣服,鞋子要有防滑底和足弓支撑。随身携带急救药物,血氧仪监测数值变化。如果使用氧气治疗,运动中可适当调高氧流量(需医生指导)。结束后不要立刻坐下,慢慢散步5分钟帮助心肺平缓过渡。特别提醒独居患者,尽量在有他人在场时尝试新动作,避免意外发生。

结语

慢阻肺的病程管理像一场马拉松,科学运动就是那双合脚的跑鞋。它不能逆转肺功能损伤,但能帮助患者跑得更稳、更远。从选择温和的运动类型,到把控呼吸节奏;从规避环境风险,到倾听身体信号,每个细节都在为生活质量加分。不必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重要的是建立可持续的锻炼习惯。当呼吸不再成为生活的枷锁,你会发现,生命依然可以充满活力与可能。

(单位:宜州区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有效护理慢阻肺,这些呼吸训练方法要掌握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慢阻肺护理小知识:做好这些,让呼吸不再困难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吸入剂对慢阻肺患者的长期效果有哪些?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测?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