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B超产前检查、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区别
2025-03-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402

撰文/汤雪琴

孕期是生命孕育的关键阶段,母体与胎儿的健康状况紧密相连,科学的产前检查是保障母婴健康的核心环节。然而,面对产检单上的“B超检查”“唐氏筛查”“无创DNA”“羊水穿刺”等术语,许多准父母感到困惑:这些检查究竟有何不同,哪些是必做的?当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时,又有哪些项目需要进一步深入诊断呢?本文将详细解析B超产前检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的区别,帮助孕家庭科学规划产检路径。

一、B超产前检查:胎儿的“可视化”健康监测

定义与目的:B超(超声检查)通过声波成像技术,实时观察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情况,是产前检查中使用最频繁的技术手段。其核心功能在于评估胎儿结构、生长速度、羊水量及胎盘位置等。

检查内容与时机:孕早期(6~8周):确认宫内妊娠、胎心胎芽,排除宫外孕。NT检查(11~13周):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结合血液指标初筛染色体异常风险。大排畸(20~24周):系统筛查胎儿结构畸形(如心脏、脑部、四肢等)。孕晚期(28周后):监测胎儿生长、胎位、羊水量及胎盘成熟度。

技术类型:二维B超用于基础检查,用于常规评估。三维、四维B超用于立体成像,辅助诊断体表畸形(如唇裂)。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B超无法直接判断染色体异常或遗传病,且受操作者经验、胎儿体位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漏诊。

二、产前筛查:风险概率的“预警系统”

定义与目的:产前筛查通过生化指标、超声软标志物等非侵入性方法,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18三体等染色体异常或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值,结果为概率性(如“高风险”“低风险”),而非确诊。

主要筛查项目:

1. 唐氏筛查:早唐(孕11~13周):结合NT值+母血PAPP-A、β-hCG。中唐(孕15~20周):检测母血AFP、hCG、uE3等指标。检出率约70%,假阳性率5%。

2. 无创DNA检测(NIPT):孕12周后抽取母血,分析胎儿游离DNA,筛查21/18/13三体。检出率>95%,假阳性率<1%,但费用较高。

3. 超声软标志物:如NT增厚、心室强光点等,提示染色体异常或结构畸形可能。适用人群是所有孕妇(尤其是35岁以下、无高危因素者)。另外需要注意:筛查低风险≠无风险,高风险≠确诊异常。

三、产前诊断:胎儿疾病的“确诊金标准”

定义与目的:产前诊断通过侵入性或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获取胎儿细胞或遗传物质,确诊染色体异常、基因病或特定结构畸形,是判断胎儿健康的最终依据。

主要诊断技术:

1. 绒毛穿刺(孕11~14周):取胎盘绒毛组织,检测染色体核型,3~7天出结果,流产风险约0.5%~1%。

2. 羊水穿刺(孕16~22周):抽取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进行核型分析或基因检测,流产风险约0.3%。

3. 脐血穿刺(孕20周后):直接获取胎儿血液,用于快速核型分析或感染检测,风险较高(1%~2%)。

适用人群:能够筛查高风险孕妇、高龄孕妇(≥35岁)、夫妇携带遗传病基因、既往生育过异常胎儿、B超提示结构畸形。

诊断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与风险:诊断准确率>99%,但存在轻微流产或感染风险,需严格评估后实施。

四、如何科学规划产检路径

1. 常规必查项:每次产检均需进行基础B超,监测胎儿生长。

2. 筛查选择建议:35岁以下低危孕妇选择早唐+NT或无创DNA,35岁以上或高危因素者直接选择无创DNA或产前诊断。

3. 诊断指征:筛查高风险、B超异常、家族遗传病史需及时行羊水穿刺。

B超、筛查与诊断是产前管理的“三级防护网”:B超实时监控胎儿发育,筛查预警潜在风险,诊断提供最终答案。三者互为补充,不可互相替代。准父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检查方案,既不盲目恐慌,也不遗漏关键诊断,为新生儿的健康筑牢第一道防线。同时,大家也应该注意拒绝过度检查,无高危因素者无需频繁三维B超。理性看待风险值,筛查高风险≠胎儿异常,需进一步诊断确认。

(单位:芜湖海螺医院,省市:安徽省芜湖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妇科检查必知:TCT、HPV、B超到底查什么?多久做一次?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B超提示肝硬化,患者却没症状?早筛的重要性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B超和彩超有什么区别?
2024-12-16 北京科技报
机器人给下水管道做“B超”
2014-11-04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