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叶金涛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持久战”。通过遵循限盐、控水、控钾等黄金法则,掌握实用的饮食技巧,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同时,建议患者定期与营养师沟通,根据身体状况调整饮食方案,为健康保驾护航。
一、为什么要限盐、控水、控钾
1.限盐的重要性:过多摄入盐分(氯化钠)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增多,引起水钠潴留,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进而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此外,高盐饮食还会增加口渴感,导致饮水量增加,进一步加重水负荷。
2.控水的必要性:血透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排出多余水分。若不控制饮水量,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不仅会增加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还可能影响透析效果,加速病情进展。
3.控钾的关键意义:肾脏是排泄钾离子的主要器官,肾功能衰竭时,钾离子排出减少,易在体内蓄积,引发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造成心脏骤停,是血透患者常见的危急情况之一。
二、限盐的实用技巧
1.减少食盐用量:将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约半啤酒瓶盖),避免食用咸菜、腌肉、酱菜等高盐加工食品。可使用定量盐勺帮助控制用盐量,逐渐适应清淡口味。
2.巧用替代调味品:用葱姜蒜、柠檬汁、醋、花椒、八角等天然香料和酸味调料替代部分食盐,既能增加食物风味,又能减少钠的摄入。例如,用醋和蒜末凉拌蔬菜,用柠檬汁腌制鱼肉。
3.警惕“隐形盐”:酱油、蚝油、鸡精、腐乳等调味品以及方便面、火腿肠、罐头等加工食品中都含有较高的盐分,需严格控制食用量。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较低的产品。
三、控水的有效方法
1.制定饮水计划:根据透析频率和体重情况,合理分配每日饮水量。一般建议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例如,一位干体重为60公斤的患者,两次透析间体重增加不应超过1.8~3公斤 。将每日饮水量(包括食物中的水分)分配到全天,采用小口慢饮、使用有刻度的杯子等方式,避免一次大量饮水。
2.控制食物含水量:避免食用含水量高的食物,如粥、汤面、水果罐头等;多选择含水量少的食物,如米饭、馒头。吃水果时,可将其切成小块食用,避免喝果汁。同时,注意烹饪方式,采用蒸、烤等方式代替煮、炖,减少食物中的水分摄入。
3.缓解口渴小妙招:口含冰块、咀嚼口香糖或薄荷叶,可暂时缓解口渴感;保持口腔清洁,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也能减轻口渴不适。
四、控钾的具体措施
1.了解食物钾含量:熟记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菠菜、海带、坚果等),尽量少吃或不吃;选择低钾食物,如苹果、草莓、冬瓜、丝瓜、米饭等。部分蔬菜可通过焯水的方式减少钾含量:将蔬菜切成小块,在开水中煮3~5分钟后捞出,弃去汤汁,再进行烹饪。
2.控制钾盐摄入:避免使用低钠盐,因为低钠盐中含有较高的钾离子;不饮用菜汤、肉汤,因为汤中往往溶解了大量的钾。
3.定期监测血钾:血透患者应定期检测血钾水平,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饮食。若发现血钾升高,需严格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并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调整透析方案或进行降钾治疗。
五、其他饮食注意事项
1.优质蛋白摄入:血透患者需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和免疫力。建议选择鸡蛋、牛奶、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质,避免食用植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豆类、豆制品),因为植物蛋白利用率较低,会增加肾脏负担。
2.限制磷的摄入:肾功能衰竭时,磷排泄减少,易引发高磷血症,导致皮肤瘙痒、血管钙化等并发症。应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奶油、巧克力、可乐等高磷食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磷结合剂。
(单位:利津县中医院(利津县第二人民医院),省市:山东省东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