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娟
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因此,掌握正确的手术器械消毒方法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1.消毒原则:守护无菌的底线
手术器械的消毒必须遵循无菌原则,即所有使用的器械都必须保证无菌状态。这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保护患者免受感染的基本要求。在消毒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消毒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达到消毒标准。
2.消毒前备战:器械的清洗与保护
(1)器械分类
将手术器械按照是否接触患者、是否污染等进行分类,以便后续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
(2)器械清洗
在消毒前,必须对手术器械进行彻底的清洗。清洗时,应将器械最大程度地分解,打开关节部分,保证残留的污垢能被彻底清洗掉。清洗时可使用流动的清水和酶清洗剂,必要时可采用超声波震荡辅助清洗。
(3)器械保护
对于易损坏的物品,如精密仪器或光学元件,应用纱布包好再放入水中,以免在清洗或消毒过程中发生碰撞而损坏。
3.消毒方法:选对方式至关重要
(1)高压蒸汽灭菌法
这是一种传统的灭菌方法,具有灭菌效果好、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耐热、耐湿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钳等。将清洗干净的手术器械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灭菌。灭菌后,应在器械内放置爬行卡即灭菌指示条码,以验证灭菌效果。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有效期相对较短,通常在2周左右。因此,在使用前必须仔细查看消毒时间,确保器械在有效期内。
(2)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
适用于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腹腔镜器械等不耐高温的器械。将清洗干净的手术器械放入环氧乙烷灭菌器中,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灭菌。灭菌后,应充分通风以去除残留的环氧乙烷气体。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法的有效期相对较长,但具体有效期会根据灭菌条件和器械材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3)化学消毒剂浸泡法
适用于一些小型精密仪器或者难以拆卸清洗的部分,如缝合针、缝合线等。选择对器械无腐蚀性的消毒剂,如75%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等,将清洗干净的手术器械放入消毒剂中浸泡一定时间。浸泡后,应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干净消毒剂残留。化学消毒剂浸泡法可能会对某些材料的器械产生腐蚀性,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4)紫外线照射法
适用于一些对湿热和化学消毒剂不敏感的器械或物品。将清洗干净的手术器械放置在紫外线照射区域内,按照设定的时间和强度进行照射。照射后,应将器械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以去除残留的臭氧等有害气体。紫外线照射法可能对某些材料的穿透力较弱,且需要较长的照射时间才能达到灭菌效果。因此,在使用前应仔细阅读紫外线照射器的使用说明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5)其他消毒方法
干热灭菌法:将器械置于高温干燥箱内,通过长时间加热至160~180℃来实现灭菌目的。适合于金属类及其他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器材。
辐射灭菌法:利用γ射线、电子束等高能辐射对物品进行照射以达到灭菌效果。主要适用于一次性医疗用品如注射器、输液管等的生产过程中的灭菌处理。
4.消毒后守护:干燥、检查与存放
(1)干燥
灭菌消毒完成后,应将手术器械充分干燥。如果器械上残留有水分,不仅会导致灭菌不彻底,还可能引起生锈等情况。干燥时可使用干燥箱或自然晾干等方法。
(2)检查
在干燥后,应对手术器械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污迹、无锈迹、关节灵活等。如有损坏或不合格的器械,应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
(3)包装与存放
对于已经消毒灭菌的手术器械,应按照无菌要求进行包装和存放。包装材料应选择无菌、透气、易于开启的材质。存放时应将无菌物品明确标注日期,以便在使用时能够快速判断其是否在有效期内。同时,应设立专门的无菌敷料室用于存放无菌敷料和器械,并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无菌室内的环境始终符合标准。
(单位: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省市:四川省成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