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冬季咳嗽总不好,中医如何调理?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万

撰文/苏常兴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是咳嗽的高发季节。不少人在这个季节会饱受咳嗽的困扰,咳嗽症状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中医在治疗和调理冬季咳嗽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机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咳嗽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咳嗽的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冬季外感咳嗽多因风寒、风热、燥邪等外邪侵袭肺系所致。冬季气候寒冷,寒邪最易伤肺,寒邪束表,肺气失宣,上逆作咳,表现为咳嗽声重,痰稀色白,伴有恶寒、发热、无汗等症状。此外,冬季室内外温差大,人们频繁进出,若防护不当,风热之邪也可能乘虚而入,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黄黏稠,咽喉肿痛,伴有发热、微恶风寒等表现。

内伤咳嗽则与肺脏自病或其他脏腑病变累及于肺有关。冬季人们往往活动减少,饮食偏于肥甘厚味,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浊上犯于肺,引发咳嗽,这种咳嗽多痰多色白,伴有胸闷、脘痞、食少等症状。长期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犯肺,也可导致咳嗽,表现为咳嗽阵作,气逆,咳时面红目赤,咽干口苦等。

中医调理方法

1.中药调理

针对不同的咳嗽类型,中医有相应的经典方剂。对于风寒咳嗽,常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平喘,桔梗、前胡、紫菀等化痰止咳。风热咳嗽则以桑菊饮为基础方,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叶、菊花疏散风热,薄荷助其辛凉解表,杏仁、桔梗宣肺止咳。若为燥邪犯肺的咳嗽,可选用桑杏汤,有清宣温燥、润肺止咳之效,桑叶、豆豉宣散邪热,杏仁、象贝母宣肺止咳,沙参、梨皮润肺生津。

内伤咳嗽方面,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是治疗痰湿蕴肺型咳嗽的常用方剂,能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半夏、陈皮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降气化痰。对于肝火犯肺型咳嗽,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可清肝泻火、降气止咳,青黛、蛤壳清肝化痰,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

2.针灸推拿

针灸和推拿也是中医调理咳嗽的有效手段。针灸治疗常选取肺俞、中府、列缺、太渊等穴位。肺俞为肺之背俞穴,可调理肺气;中府是肺之募穴,能宣肺理气;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通于任脉,可宣肺解表、止咳平喘;太渊是肺经原穴,能补益肺气。通过针刺或艾灸这些穴位,可激发经络之气,调节脏腑功能,缓解咳嗽症状。

推拿方面,可按摩膻中、天突、定喘等穴位。膻中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中指端按揉,可宽胸理气、止咳化痰;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用拇指或中指指腹轻轻按揉,能宣通肺气、消痰止咳;定喘位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用拇指指腹按揉,可止咳平喘。

3.饮食调理

冬季咳嗽患者应注意饮食调养,遵循“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风寒咳嗽者可适当食用一些温热性食物,如生姜、葱白、紫苏等,可煮成生姜葱白粥,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风热咳嗽宜选择清热润肺的食物,如雪梨、枇杷、罗汉果等,雪梨炖川贝是经典的食疗方,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燥邪咳嗽患者可多吃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蜂蜜等,百合银耳羹可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日常预防与调护

冬季预防咳嗽,首先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寒。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水盆,防止空气过于干燥刺激呼吸道。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志过激,因为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诱发或加重咳嗽。

总之,中医调理冬季咳嗽注重辨证论治,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饮食等多种方法,从整体上调节人体机能,不仅能缓解咳嗽症状,还能增强体质,预防咳嗽的反复发作。如果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单位:隆化县湾沟门乡卫生院,省市:河北省承德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闭幕,北京阵容成关注亮点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