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贺敬丰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现代医学中极为重要的诊断工具,它利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断层扫描,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发现病变、评估病情。不过,CT检查并非简单的“拍个照”,为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患者自身的健康,在检查前后都有不少需要注意的事项。
检查前准备
详尽告知身体状况
患者务必在检查前向医生详细说明自己的病史、过敏史以及目前的身体状况。病史方面,包括是否患有甲状腺疾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以甲状腺疾病为例,因为CT检查中可能使用含碘造影剂,而碘的摄入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尤其是甲亢患者,可能会加重病情。
过敏史更是关键信息,特别是对含碘造影剂、海鲜、某些药物是否有过敏反应。含碘造影剂在增强CT检查中常用,它能使血管和病变组织更清晰地显示出来,但也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轻者出现皮疹、瘙痒,重者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若有相关过敏史,医生会权衡利弊,决定是否进行增强CT,或采取预防措施。
遵循饮食与饮水要求
普通CT检查:多数普通CT检查,如头部、四肢等部位,一般无需空腹。但如果是腹部CT,尤其是上腹部(肝脏、胆囊、胰腺等),为减少胃肠道内食物和气体的干扰,让图像更清晰,通常建议检查前4~6小时禁食。不过,可以适当少量饮水,但别大量灌水,不然胃部胀满也会影响检查效果。
增强CT检查:由于要注射含碘造影剂,为减轻造影剂对肾脏的负担,检查前1~2小时要大量饮水,饮水量约500~1000毫升,促进造影剂排出。检查后同样需要大量饮水,加快排泄速度。
去除金属物品
金属物品会对CT扫描产生干扰,导致图像出现伪影,影响医生判断。所以检查前,患者要把身上的金属物品都取下来,像项链、耳环、戒指、手表、钥匙、手机、硬币等。要是体内有金属植入物,比如心脏起搏器、金属节育环、人工关节、钢板、钢钉等,一定要提前告诉医生。金属植入物可能影响检查的安全性,有些情况下可能无法进行CT检查,或者需要调整检查参数。
特殊人群特殊准备
孕妇:CT检查使用的X射线有辐射,可能对胎儿发育有影响。所以孕妇应尽量避免CT检查,除非病情紧急且其他检查无法替代,经医生充分评估风险和益处后,谨慎决定是否检查。
儿童:儿童身体对辐射更敏感,检查时医生会根据年龄、体重调整扫描参数,减少辐射剂量。家长要安抚好孩子情绪,让其配合检查。
检查中配合
1.保持正确体位
检查时,患者要按医生或技术人员的指示摆好体位。不同检查部位体位不同,如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保持体位稳定很重要,哪怕轻微移动都可能使图像模糊,影响诊断。要是检查中感觉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医生,但别自己乱动。
2.配合呼吸指令
胸部、腹部CT检查时,呼吸运动会影响图像质量。医生会给出呼吸指令,比如吸气后屏气,或呼气末屏气。患者要严格按指令呼吸,保证图像清晰准确。
检查后注意事项
1.观察身体反应
普通CT检查:一般没特殊不适,检查部位是腰部、盆腔等,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这是正常现象,短时间内会自行缓解。
增强CT检查:检查后要在检查室观察30分钟左右,看有无过敏反应等不适。像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一旦出现要马上告诉医生。即使当时没明显不适,24小时内也要密切观察,因为有些过敏反应会延迟出现。
2.合理饮食与活动
普通CT检查:检查后饮食和活动没有特殊限制,可按自己身体状况恢复正常。
增强CT检查:如前文所说,检查后要大量饮水,24小时内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减轻身体负担。
3.及时获取并理解结果
CT检查结果不会马上出来,需要时间处理图像和医生诊断。患者按医生告知的时间,到医院自助打印机或相关科室领取报告。要是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详细解读分析结果。
CT检查在疾病诊断中作用重大,但患者检查前后要重视这些注意事项。做好充分准备和配合,才能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和结果准确,为疾病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单位: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省市:河北省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