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自然分娩有技巧!助产士教你科学应对产程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7648

撰文/丹杨

自然分娩是生命诞生最自然的方式,不仅有助于产妇快速恢复,还能促进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然而,面对宫缩疼痛和未知的产程,许多准妈妈充满焦虑。其实,掌握科学的分娩技巧,能让分娩过程更加顺利。助产士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应对产程的实用方法,帮助准妈妈们从容迎接新生命。

一、了解产程:分娩的三个阶段

分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应对重点:

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这是产程最长的阶段,初产妇一般持续11~12小时,经产妇约6~8小时。该阶段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颈口完全扩张(开十指,即10厘米)为止。随着产程推进,宫缩从弱变强,间隔时间从10~20分钟逐渐缩短至2~3分钟,疼痛程度也会逐渐加剧。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宫颈口开全后进入此阶段,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通常不超过1小时。产妇会有强烈的便意感,需配合宫缩用力,将胎儿娩出。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胎儿娩出后,一般5~15分钟内胎盘会自然娩出,整个过程不超过30分钟。此阶段宫缩强度减弱,产妇主要任务是等待胎盘娩出,并接受产后初步检查 。

二、第一产程:放松与储备体力

1.正确呼吸,缓解疼痛

在宫缩初期,可采用慢胸式呼吸:用鼻子缓慢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和胸部,再用嘴巴慢慢呼气,持续时间约为6~8秒,帮助放松身体,减轻紧张感。随着宫缩加剧,切换为浅而快的呼吸,类似喘气,呼吸频率约每分钟60次,避免过度换气。同时,可配合发出“咝咝”声,帮助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

2.自由体位,加速产程

摒弃传统的仰卧位,尝试多样化的自由体位:

站立位:扶着家人或固定物体站立,利用重力作用帮助胎儿下降,同时拉伸盆底肌肉,促进宫颈扩张。

跪姿:双膝跪地,双手支撑在床上,可缓解腰部疼痛,减轻对子宫的压迫。

坐分娩球:坐在分娩球上,左右摆动或上下颠动,能放松盆底肌肉,加速产程进展。

3.合理饮食与休息

产程漫长,需及时补充能量。可选择易消化、高热量的食物,如巧克力、面包、藕粉等;少量多次饮水,避免脱水。在宫缩间歇期,尽量闭目养神,放松全身肌肉,为后续用力储备体力。

三、第二产程:科学用力,助力分娩

1.听从指挥,把握用力时机

当助产士告知可以用力时,产妇应深吸一口气,屏住呼吸,像解大便一样向下用力,持续时间约10秒;然后慢慢呼气,放松身体。每次宫缩可重复2~3次用力动作。若宫缩未结束,需再次吸气,重复用力。

2.配合宫缩,调整用力方法

若胎儿头部即将娩出,助产士会提醒产妇减小用力幅度,改为“哈气”呼吸,避免用力过猛造成会阴撕裂。同时,注意保持臀部固定,避免左右扭动,确保胎儿顺利娩出。

3.借助辅助技巧

可将下巴贴近胸口,眼睛看向肚脐方向,有助于集中力量;也可让家人帮忙按压腰骶部,缓解疼痛,增强用力效果。

四、第三产程:放松等待,配合检查

胎盘娩出阶段,产妇只需保持放松,等待宫缩将胎盘自然娩出。此过程中,不要用力拉扯脐带,以免造成出血或子宫内翻。胎盘娩出后,助产士会检查胎盘完整性,评估阴道有无撕裂,并按摩子宫促进收缩,减少出血风险 。

五、分娩前后的注意事项

产前准备:提前学习分娩知识,了解产程过程,消除恐惧心理;准备好产褥垫、巧克力、吸管杯等分娩用品。

产后护理:分娩后2小时内需留在产房观察,注意阴道流血量、子宫收缩情况;尽早进行母婴皮肤接触和母乳喂养,促进宫缩和乳汁分泌。

自然分娩虽然充满挑战,但掌握科学的技巧,就能有效缓解疼痛,加速产程进展。在助产士的专业指导下,准妈妈们可以更从容地应对分娩,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记住,放松心态、积极配合,你比想象中更强大!

(单位:大名县人民医院,省市:河北省邯郸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推荐阅读
自然分娩有技巧:助产士教你科学顺产全攻略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选择
2025-02-24 北京科技报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对比:优缺点解析,助你做出明智选择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自然分娩时的舒适护理:如何帮你减轻疼痛?
2025-01-13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