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赵颖
怀孕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特殊而美好的时期,然而,妊娠期高血压这一潜在的健康问题却可能给这个过程蒙上阴影。妊娠期高血压不仅对准妈妈的健康构成威胁,对胎儿的发育和成长也有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对于及时干预和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在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于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的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可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等类型。
妊娠期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
1.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会导致胎盘血管痉挛、狭窄,使胎盘的血液灌注减少,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胎儿生长受限可能表现为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胎儿的正常标准,身体各器官的发育也可能滞后。出生后的宝宝可能面临体温调节困难、低血糖、呼吸窘迫等一系列问题,远期还可能影响其智力发育和心血管健康。
2.早产风险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子痫等。为了保障母婴安全,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前终止妊娠,导致早产。早产的宝宝由于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可能面临呼吸、消化、免疫等多系统的问题。早产宝宝在成长过程中,还可能面临生长发育迟缓、学习困难等问题。
3.胎儿窘迫:持续的高血压状态会影响胎盘的功能,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缺氧。胎儿窘迫就是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表现为胎动异常,如胎动频繁后又减少;胎心监护异常,如胎心过快或过慢等。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严重的胎儿窘迫可能会导致胎儿窒息,甚至胎死宫内。
4.新生儿窒息: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的准妈妈分娩的新生儿,发生窒息的风险较高。由于在子宫内就可能存在缺氧情况,出生时如果不能及时建立有效的呼吸,就容易出现窒息。新生儿窒息会影响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对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影响其未来的智力、运动等功能。
5.影响胎儿心脏发育:高血压会影响胎盘的血液循环,使得胎儿心脏在发育过程中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应。这可能导致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增加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先天性心脏病不仅会影响宝宝出生后的生活质量,还可能需要进行复杂的手术治疗,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预防与应对措施
1.孕前保健:计划怀孕的女性在孕前应进行全面的体检,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有高血压家族史、慢性肾炎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要密切关注血压,如果血压异常,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再怀孕。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2.孕期监测:怀孕后,准妈妈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产检,密切监测血压、尿蛋白等指标。如果发现血压升高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一般从怀孕12周开始,每次产检都要测量血压,以便早期发现妊娠期高血压。此外,还可以通过家庭血压监测,随时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
3.生活方式调整:孕期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盐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适度进行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左侧卧位可以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同时,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情绪波动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4.积极治疗:一旦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轻度的妊娠期高血压可以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控制血压;如果病情较重,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和胎儿的情况。
5.适时终止妊娠:对于病情严重、经过积极治疗仍无法控制,且继续妊娠会对母婴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终止妊娠。这是一种权衡利弊的决策,目的是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妊娠期高血压对胎儿的影响不容忽视,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及时的监测和有效的治疗,很多不良影响是可以避免或减轻的。准妈妈们要重视孕期健康,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单位:柳州市中医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