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胎儿也需“减肥”?——被忽视的胎儿体重管理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568

撰文/袁朋朋肖佳丽

时值全民体重管理热潮席卷之际,当社会各界的目光聚焦于成人减重与健康维护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个特殊群体——那些尚在妈妈腹中的小生命?医学上称为“巨大儿”的宝宝不仅面临着分娩风险,更为其未来代谢性疾病埋下隐患。

当宝宝体重超过4公斤,这些隐藏危机你需要知道

想象一下让一辆大货车通过狭窄隧道——巨大儿分娩时就像这样,不仅容易造成产道的严重撕裂,还会让产后大出血风险飙升。巨大儿增加了难产的风险,对宝宝最常见的损伤是臂丛神经损伤(致永久瘫痪)和锁骨骨折,且产程的延长和产程阻滞更增加了窒息风险;那些出生时超重的宝宝,他们的代谢系统从胎儿期就开始超负荷运转,犹如提前透支的信用卡,为成年后心血管系统的脆弱埋下伏笔;值得警惕的是,过高的出生体重不仅让肥胖和糖尿病如影随形,有研究还发现,新生儿出生体重越大,肿瘤患病率越高。

揪出巨大儿的幕后推手:这两类高危因素正在威胁胎儿健康

母体糖尿病(孕前、妊娠期)造就胎儿“高糖温室”,是巨大儿的一大高危因素。根据《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WS/T801-2022》,这类准妈妈已被划入黄色预警区:超重(24≤BMI<28),肥胖(BMI≥28), 孕前超重或肥胖虽非必然导致巨大儿,但属明确风险;若孕期增重过快,则危险系数倍增。

如何预防巨大儿的发生

“一人吃两人补”实为营养陷阱,孕期除了要确保营养均衡,保证有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外,还应尽量避免高糖、高脂肪、加工食品的摄入;如果孕前超重或孕期增重偏快,在控制食量的前提下更要警惕蛋糕、奶茶、肥肉这些“热量炸弹”,它们提供的营养密度低,却极易增长胎儿体重,可以增加低脂肪、高纤维食物的摄入,如深颜色蔬菜、粗粮等,既能增加饱腹感又帮助控糖控脂,肉类选去皮鸡肉、鱼虾等低脂高蛋白的肉类。

有研究表明,孕前一年及孕期运动可以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孕期运动可以选择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合理的运动既能燃烧掉身体多余的热量,还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孕期常见的便秘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准妈妈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为顺利分娩打下基础。但是运动的前提是安全第一,在开始前咨询医生,循序渐进,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过程中感觉到不适立刻停止。

定期监测体重很重要,首先我们需要通过公式:体重(kg)÷身高(m)²计算出怀孕前的BMI(体重指数),《中国妇女妊娠期体重监测与评价T/CNSS 009-2021》建议孕前低体重(BMI<18.5kh/㎡)的准妈妈们孕期体重总的增长范围控制在11~16kg,妊娠14周以后控制在每周0.37~0.56kg;正常体重者(18.5kg/㎡≤BMI<24.0kg/㎡),总的体重增长范围控制在9~14kg,妊娠14周以后控制在每周0.26~0.48kg;超重者(24.0kg/㎡≤BMI<28.0kg/㎡)孕期总的体重增长控制在7~11kg,14周以后控制在每周0.22~0.37kg;肥胖者(BMI≥28.0kg/㎡)总的增长范围控制在5~9kg,孕14周以后控制在每周0.15~0.3kg,且无论孕前BMI多少,孕14周以前增重范围不要超过2kg。

若妊娠期血糖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妇女体重增长推荐标准》建议无论孕前BMI多少,孕14周前体重增长不超过2kg;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前,怀孕前低体重的准妈妈们孕14~27周期间体重增长范围控制在每周0.37~0.56kg,正常体重控制在每周0.26~0.48kg,超重控制在每周0.22~0.37kg,肥胖控制在每周0.15~0.3kg;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后,孕前低体重的准妈妈们建议孕14周以后体重增长控制在每周0.37~0.56kg;正常体重者控制在每周0.26~0.48kg,超重者控制在每周0.19~0.32kg,肥胖者控制在每周0.12~0.23kg。

另外,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表明,没有进行过任何产前检查的母亲患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可能性是至少进行过一次产前检查的母亲的3.3倍。

“胎儿减肥”并不是真正的减肥,巨大儿干预重在未雨绸缪,而非肥胖已成后的紧急减重。预防巨大儿不是饿肚子,而是吃得聪明、动得安全、长得合理、查得及时!

(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市:江西省南昌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多地解禁!又火起来的“中华田园犬”到底是种什么犬?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