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超重与营养:如何科学配餐帮助减重而非减健康?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2万

撰文/梁秋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超重和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的健康问题。数据显示,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相关慢性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尽管减重成为许多人的共同目标,但错误的减肥方法却往往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如何科学配餐,既有效减轻体重,又保持身体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超重与营养失衡:表面体重,内在隐患

超重通常是指体内脂肪过多,导致身体质量指数超过正常范围。虽然体重数字大,但许多超重人群存在营养摄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如,高热量饮食中的过量脂肪和糖分摄入,往往伴随着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这种营养失衡不仅加剧肥胖,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快速减肥或极端节食更容易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微量元素缺乏、代谢功能紊乱,甚至影响免疫力和心理状态。

科学配餐的原则:合理膳食,动态平衡

控制总热量摄入:减重的根本是能量摄入小于消耗,即“负能量平衡”。一般建议每日减少摄入500~1000千卡,既能保证缓慢而稳定的减重,又能避免营养缺乏和代谢紊乱。

优先选择高质量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肌肉和代谢的基础,且具有较强的饱腹感。推荐选择瘦肉、鱼、蛋、豆制品、低脂奶制品等优质蛋白来源。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延缓胃排空,延长饱腹感,减少过量进食。多摄入全谷类、蔬菜、水果和豆类等。

选择健康脂肪:脂肪是重要的能量来源,但摄入过多不健康脂肪会增加心血管负担。应选择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坚果、鱼油,避免反式脂肪和过多饱和脂肪摄入。

减少糖分摄入:过量糖分不仅增加能量摄入,还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堆积。应限制含糖饮料、糖果、甜点等,优先选择天然水果替代加工糖。

科学配餐方案示范:每日三餐如何安排

在具体操作中,科学配餐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活动量和口味偏好进行调整。以下是一份合理的减重餐饮示范,仅供参考:

早餐:一份燕麦粥或全麦面包搭配煮蛋或低脂奶制品,一份水果,如苹果或香蕉,保证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提供充足能量开始一天。

午餐:适量的瘦肉(如鸡胸肉、鱼肉)搭配大量蔬菜(绿色叶菜、胡萝卜、西红柿等),主食选择糙米、全麦面或杂粮饭,保证营养均衡。

晚餐:以蔬菜和蛋白质为主,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过饱,促进夜间脂肪代谢。可选择蒸鱼、豆腐配炒青菜。

加餐(如有必要):坚果一小把,或低脂酸奶,避免高糖零食。

结合运动,提高减重效率与身体健康

仅靠饮食控制减重效果有限,适度运动是不可或缺的辅助。运动不仅能增加能量消耗,还能提高基础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和肌肉质量,减少脂肪堆积。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配合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代谢能力。运动与科学配餐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保持减重成果,避免体重反弹。

避免误区:减重过程中常见的营养陷阱

单一食物减肥法:如只吃水果、只喝果汁,营养不均衡,容易引发低血糖和肌肉流失。

忽视蛋白质摄入:蛋白质不足不仅影响肌肉维持,还会降低饱腹感,增加暴饮暴食风险。

过度限制脂肪: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必需元素,完全切断脂肪摄入反而有害。

忽略饮水和微量元素:水分和矿物质的缺乏影响代谢和电解质平衡。

个体化营养干预:尊重身体的独特需求

每个人的体质、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不同,科学配餐应因人而异。尤其是有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更应在专业营养师或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减重计划。个体化方案会考虑年龄、性别、代谢水平、身体活动量和喜好,平衡能量摄入和营养需求,确保减重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

减重的目的不仅是让体重数字下降,更是为了改善身体机能、预防疾病、提升生活质量。科学配餐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石,只有保证营养均衡,才能真正做到“减重不减健康”。面对超重问题,我们应远离极端减肥法,采用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结合个体需求持续调整,做到健康减重、科学养生,让生活更美好。

(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干活陪聊做手术……世界机器人大会“钢铁选手”集体出道
机器人总动员!这场盛会让科幻照进现实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