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视网膜脱落是眼睛的“小故障”还是“大危机”?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万

撰文/刘晓康

在人体精密的视觉系统中,视网膜如同相机底片般承担着光信号接收与神经信号转换的核心功能。然而,当视网膜发生脱落时,这一精密结构将面临严重威胁。视网膜脱落绝非简单的“小故障”,而是可能引发永久性失明的“大危机”。

视网膜脱落的本质与危害

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的病理过程,会直接破坏视网膜的视觉信号转换功能。作为视觉信号转换的关键组织,视网膜脱离后无法正常接收光线并传递神经信号,导致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且脱落范围越大,视力受损越严重,可能引发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视网膜脱落可致永久性失明,甚至引发眼球萎缩等不可逆损伤。此外,其危害不仅限于视力损伤,还可能引发眼压降低等并发症,长期低眼压会进一步损害眼球结构,同时可能伴随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视网膜脱落的症状表现

视网膜脱落症状具有突发性和进展性。早期患者多仅出现眼前黑影飘动、闪光感等轻微表现,常被误判为疲劳或用眼过度。随着病情发展,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会逐渐显现,视野缺损可表现为暗区或视野盲区,严重影响视觉体验;视物变形则使物体形态扭曲,干扰真实判断。症状差异还与脱落部位和范围相关,如黄斑裂孔型脱落会导致中心视力骤降,牵拉性脱落则可能引发更广泛的视野缺损。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突然或持续存在时,需立即就医进行眼部检查。

超声检查在视网膜脱落诊断中的关键作用

在视网膜脱落的诊断过程中,超声检查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尤其适用于屈光介质混浊(如白内障、玻璃体积血)导致无法直接观察眼底的患者。

直接成像脱落特征:超声可清晰显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带,表现为“V”形或“波浪形”高回声光带,与玻璃体腔的低回声暗区形成对比。

典型表现:脱落的视网膜光带厚薄不均,可随眼球运动轻微摆动。若合并玻璃体出血或增殖膜,超声可辅助判断病变范围。

特殊类型识别:如牵拉性视网膜脱落中,超声可显示玻璃体与视网膜间的纤维增殖条索;渗出性视网膜脱落则表现为视网膜下液性暗区,光带较薄且无固定形态。

弥补眼底检查局限:对于无法直接观察眼底的患者,超声可穿透混浊介质,成为确诊视网膜脱落的唯一手段。

术后监测与随访:超声还可用于术后监测视网膜复位情况、硅油填充状态及有无新生血管或再脱离风险,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视网膜脱落的成因与风险因素

视网膜脱落成因复杂多样,涉及年龄、眼部病变及外伤等多方面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与视网膜易发生变性,脱落风险随之增加;高度近视者因眼球轴长增加、视网膜变薄,更易发生脱落。此外,眼部外伤、炎症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也可能成为诱因。风险因素还包括遗传与用眼习惯,有家族史者患病概率更高,而长时间用眼导致的疲劳也会加剧风险。因此,预防视网膜脱落需从日常做起,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发现、早干预,从而有效降低脱落风险。

视网膜脱落的预防策略

预防视网膜脱落需多管齐下。定期眼部检查至关重要,尤其结合超声等影像学手段,能及早发现脱落早期症状或其他眼部隐患,高风险人群(如有家族史、高度近视者)更应坚持检查。控制相关疾病同样关键,糖尿病患者需积极控糖,高血压患者要稳定血压,以减少眼部血管损伤风险。此外,要避免剧烈运动与眼部外伤,进行高风险活动时佩戴护目镜。日常需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定时休息放松;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锌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坚果等,以维护视网膜健康;同时远离吸烟和过量饮酒,降低视网膜病变概率。

视网膜脱落的误区与正确认知

面对视网膜脱落,许多人存在认知误区,如误以为只是暂时的“小故障”而拖延就医,或盲目认为手术就能完全恢复视力。实际上,视网膜脱落是严重的眼部急症,需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通过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配合治疗与康复。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眼习惯,才能有效降低视网膜脱落风险。

(单位:张家口市宣化区眼科医院,省市:河北省张家口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当渐冻症患者用大脑 “点” 开 iPad,我们离 “心灵感应” 有多远?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