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临床药师如何帮助老年人避免药物滥用和不良反应?
2025-03-0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3146

撰文/李俊

随着中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老年人面临“带病生活”的现实。他们中不少人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心脏病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于是,“吃药”成了很多老年人每天的“刚需”。但你是否注意到,老年人用药也存在不少隐患?有的服药种类多达十几种,早中晚要记时间;有的药吃了多年,但早已无效;还有人因用药不当导致头晕、肾损伤甚至住进医院。研究显示,老年人是不良药物反应发生率最高的群体之一,其中很多本可以通过规范管理来避免。在这个背景下,一门既熟悉药物机制,又懂得临床治疗逻辑的交叉学科——临床药学,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全程管理中。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吃错药”

药物本身是为了治疗疾病而存在,但对老年人来说,吃错药、吃多药、吃混药的风险普遍偏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生理变化导致耐受力下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代谢和排泄药物的能力减弱。一样的药剂量,对年轻人可能无害,但对老年人就可能积蓄过量,导致毒副作用。

2.多病共存,药物种类多。不少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不同专科医生开出的药物可能互相冲突。比如一边吃阿司匹林预防血栓,一边又吃止痛药,容易导致胃出血。

3.服药依从性差,容易漏服、错服。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行动不便,使得很多老人难以按时、按量、准确服药。瓶子标签看不清、药片长得差不多,这些都增加了服药错误的可能。

4.习惯“老经验”,误信保健品或偏方。一些老年人认为“多吃药才有效”“保健品吃不坏”,甚至私自停药、换药或同时服用中西药,而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临床药学能为老年人做什么

在传统医疗模式中,医生负责诊断病情和开具处方,护士负责执行治疗。而临床药师的职责,是站在“用药全过程”的角度,为患者量身定制、动态调整、安全把控。对老年人而言,临床药师可以提供以下关键支持:

全面梳理用药清单,避免重复和冲突:临床药师会查看患者所有的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识别其中是否存在功能重复、相互拮抗或强化副作用的药物组合。比如同时服用多种镇静药可能导致跌倒风险升高,几种降糖药联用可能诱发低血糖。

个体化评估剂量和给药方式:考虑到老年人体重下降、代谢减缓,临床药师会建议医生调整剂量,并选择更适合老年人的剂型,如缓释片、口服液等,提高吸收率,减少胃肠刺激。

优化用药顺序与时间:一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一些则应随餐服用,还有些药物相互之间有“先后顺序”要求。临床药师会制定个性化服药时间表,帮助老年人提高服药效率,降低出错率。

提前发现潜在风险,预防不良反应:药师会关注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信号,如头晕、嗜睡、便秘、水肿等,一旦出现及时建议停药或更换方案,避免发展成严重后果。

用药教育与随访:药师还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宣教,解释为什么要吃这几种药、怎么吃、副作用有哪些,提升患者的知情权与依从性。部分高风险人群还会接受定期药学随访,动态调整方案。

家庭该怎么做?老人自己又该注意什么

建立用药清单:记录所有药物的名称、剂量、用途、服用时间,遇到新医生时主动出示。

使用药盒或提醒器:分格药盒、闹钟提醒有助于规范服药。

注意不适反应:如用药后出现头晕、嗜睡、皮疹等,应及时就医。

拒绝擅自停药或“加药”:遵医嘱用药,不听信偏方或广告宣传。

重视药师咨询服务:有问题可以主动咨询医院药师、社区药师或健康热线。

药物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是“吃得合适才有效”。对老年人而言,科学用药、安全用药,不仅关乎病情控制,更关系到生活质量乃至生存安全。临床药学的目标,正是帮助每一位老年患者,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优治疗组合”,减少药物带来的负担和风险,让药真正为健康服务,而不是成为新的隐患。未来,随着临床药师在医疗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们也期待看到更多老人,告别“用药杂、吃药难、不良反应多”的困扰,以更稳妥、安全的方式享受长寿带来的美好生活。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治理抗菌药物滥用从未停歇
2015-09-24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