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邹颂玲
每当季节交替或气温变化剧烈时,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常常困扰着我们,而这些看似普通的感冒症状,有时可能隐藏着更为严重的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这个词可能对一些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实际上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如果症状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如何识别这种疾病并判断何时需要就医呢?接下来,就聊聊这些你需要知道的关键知识。
什么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那些不是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中感染的肺炎,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社区环境中通过空气传播或接触传染的肺炎,感染源为细菌、病毒,偶尔也会有真菌或寄生虫。
主要症状:大多数肺炎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尤其是在病情较重时,体温可达到39℃甚至更高。持续咳嗽是最显著的症状之一,可能伴随黄色或绿色痰液,咳嗽可能是干咳,也可能是带痰湿咳。由于肺部受损,病人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或说话时,胸部也可能会出现刺痛或压迫感。肺炎不仅让你身体感觉沉重,还可能伴随剧烈的乏力,甚至让你感到全身无力,没胃口吃东西。
肺炎与感冒的区别:如何分辨普通感冒与肺炎呢
发热程度:普通感冒的发热通常较轻,持续时间较短,而肺炎发热会较高,持续时间较长,且常常伴随寒战。
咳嗽类型:感冒时的咳嗽多为干咳,而肺炎的咳嗽常伴有黄色或绿色的脓痰,严重时可能是带血的痰。
呼吸困难:如果在普通感冒时你没有呼吸困难,但在咳嗽或发烧时感到呼吸急促,尤其是走路或运动时感到喘不过气,说明可能是肺炎。
哪些人容易得社区获得性肺炎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下降,容易感染肺炎。儿童,尤其是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的婴幼儿,感染风险较高。有慢性疾病的人,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脏病等患者,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病菌侵袭。长期吸烟会导致肺部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肺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如艾滋病患者、癌症患者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人。
什么时候该就医
发热超过48小时未退:如果体温持续较高,超过两天,且没有明显好转,可能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呼吸急促:如果在休息时也感到呼吸急促,或说话时喘不过气,那就需要立即就医。
剧烈胸痛:如果出现持续的胸痛,尤其是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可能是肺炎引起的胸膜炎,需及时就诊。
出现咯血:咳嗽时如果有血迹或痰中带血,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其他慢性病史的人,应该尽早去医院检查。
其他严重症状:如头痛、呕吐、昏迷、极度乏力等,这些症状往往意味着肺炎已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
预防肺炎的最佳方法就是加强日常健康管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有效减少肺炎的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定期接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与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患者近距离接触。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细菌传播。吸烟会导致肺部免疫力下降,增加肺炎的风险。如果你正在吸烟,尽早戒烟对健康大有裨益。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作息,合理膳食、增加锻炼,确保体重在健康范围内,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抵御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总的来说,社区获得性肺炎虽较为常见,但通过提高警觉性和及时就医,可以有效避免病情加重。我们每个人都应学会识别肺炎的早期症状,特别是发热、咳嗽和呼吸急促等表现,及时寻求医生帮助。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卫生习惯,是预防肺炎的最佳措施。遇到任何不寻常的症状,不要犹豫,及时就医总比硬扛更好,保护自身健康才最重要!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