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凤提蒋爱亮马莉
在晨起、睡下或换季时,有些人会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不适,严重者甚至影响睡眠和工作。这些症状的罪魁祸首,往往是由尘螨或花粉等过敏原引发的过敏性慢性炎性疾病。其中过敏性鼻炎其特征是鼻黏膜对某些物质产生过度反应,造成一系列鼻部不适。虽然它不会威胁生命,但其反复发作和长期症状,可引发哮喘等并发症,极大影响生活质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控制过敏性鼻炎首要措施,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很多患者对“过敏原”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回避,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什么是过敏原?它们有哪些类别
过敏原,简单说就是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它本身对大多数人无害,但对过敏体质者而言,却可能触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的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霉菌孢子、蟑螂、空气污染物等,主要通过口腔、鼻腔吸入,然后抵达更深处的呼吸道。
食物性过敏原:如牛奶、蛋类、海鲜、坚果、大豆等,主要通过消化系统引起过敏反应。
接触性过敏原:如金属、化妆品、防腐剂、染料等,通过皮肤接触引发局部或全身反应。
职业性过敏原:特定工作环境中的粉尘、化学气体、动植物成分等。
如何确定自己对什么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在前臂或背部皮肤上滴少量标准过敏原提取液,用针轻刺表皮。若15~20分钟内出现红肿、瘙痒,说明对该物质过敏。这种方法敏感性高、快速、费用低,适用于多数人群。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采血检测血液中对特定过敏原的免疫球蛋白E水平,适用于不方便做皮试的婴幼儿、皮肤病患者或正在服用抗组胺药物者。
鼻黏膜激发试验:将过敏原直接滴入鼻腔,观察是否引发典型症状,是一种模拟真实暴露的方式,通常用于科研或诊断困难病例,但有一定风险,需在条件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才能开展。
家居环境中的过敏原它们藏在哪里?如何科学清除
尘螨防控: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温暖潮湿利于螨虫生长,尘螨是室内最常见的过敏原,主要存在于床垫、被褥、地毯、布艺沙发及毛绒玩具中。日常要做好居家清洁卫生,保持卧室通风干燥去尘,回南天室内抽湿保持干燥,将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避免尘螨滋生。使用防螨床垫套和枕套,定期清洗床单被褥,用60℃热水浸泡至冷却后清洗,不能耐受高温的物品则用低温热水浸泡4小时以上,或用温控洗衣机调至55℃清洗衣物或床上用物更便捷;不宜水洗的居家物品,如棉胎、枕芯等物品可用吸光性强的黑色塑料袋装扎紧袋口置于太阳下暴晒6~8小时,用力拍打去积尘,可有效防螨。
室内霉菌防控:霉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常见于浴室角落、空调滤网、厨房水槽等。建议定期清洁浴室、厨房和空调滤网;检查墙角是否有发霉痕迹,及时修复漏水问题;使用除湿机或空调除湿功能,减少室内湿度;用稀释漂白水或酒精喷雾定期擦拭易发霉区域。
户外过敏原的回避:季节性花粉该怎么防
建议关注花粉预报,花粉浓度高时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防护口罩和眼镜,避免花粉吸入和接触眼睛;回家后立刻洗脸、清洗鼻腔,必要时更换衣物;不在室外晾晒衣物,以免花粉附着;在家中使用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花粉颗粒。半夜花粉沉降率会上升,也是哮喘发作的原因之一,因此夜间要拉好窗帘,避免花粉随风飘进室内。
食物与过敏性鼻炎有关联吗
食物过敏症状非常明显,虽然食物型过敏原主要引起皮肤、消化系统反应,但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也会对特定食物产生交叉反应,表现为口腔瘙痒、喉咙不适、鼻塞等症状。
生活习惯中的隐藏过敏原也不能忽视
过敏性鼻炎虽是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检测与精准回避,完全可以实现良好控制。生活中的过敏原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知识与意识去识别和避开它们。从家中防螨到户外防花粉,从选择安全清洁品到管理宠物,每一步细节都是保护鼻腔健康的重要措施。从现在开始,科学防控、精准回避,真正做到与过敏和平共处。如果无法回避,对症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可以考虑脱敏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