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韩月华
在现代医学领域,重症患者的救治与康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当患者从生死边缘被抢救回来后,如何帮助他们恢复呼吸功能和身体机能,重新回归正常生活,成为新的挑战。而肺康复,就是这一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它像一盏明灯,照亮重症患者康复的道路。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肺康复究竟是如何帮助重症患者恢复的。
认识肺康复:重症患者康复的希望之光
肺康复并非简单的呼吸锻炼,而是一套全面、个性化的综合干预方案。它整合了运动训练、教育咨询、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旨在通过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影响。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在经历了疾病的重创后,肺部和身体的其他器官功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而肺康复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复计划,为患者的康复提供系统性的支持。肺康复在重症患者的康复进程中意义非凡。它如同精准导航,助力患者突破身体机能受限的困境,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通过持续且科学的干预,不仅能提升患者身体机能,还能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是重症患者重归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希望之光。
肺康复如何发挥作用:多维度助力重症患者康复
1.改善呼吸功能
重症患者常存在呼吸困难、通气功能障碍等问题。肺康复通过呼吸训练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缩唇呼吸训练,患者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增加呼气阻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有助于排出肺部残留气体,改善通气;腹式呼吸训练则强调利用膈肌运动进行呼吸,可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效率。同时,一些物理治疗手段,如胸部叩击、振动排痰等,能帮助患者松动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通过科学规范的呼吸训练与物理治疗协同,肺康复能精准作用于呼吸系统。持续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可重塑呼吸模式,增强呼吸肌力量,提升气体交换效率。而胸部叩击、振动排痰等物理治疗,能针对性地解决痰液潴留问题,减少气道阻塞,使患者呼吸更顺畅,为身体各器官提供充足氧气供应。
2.增强运动耐力
经历重症后,患者往往身体虚弱,运动能力大幅下降。肺康复中的运动训练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从最初的床上被动运动,到床边坐立、站立,再到室内行走、上下楼梯,逐步增加运动强度和难度。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可增强心肺功能;力量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肢体力量练习,能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随着运动能力的提升,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日常活动能力也得以改善。
3.提供心理支持
重症的经历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痛,还有心理上的创伤。许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又会进一步影响呼吸和身体恢复。肺康复团队中的心理治疗师会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心理治疗师运用专业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通过倾听患者的内心困扰,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更主动地参与康复训练,形成身心协同康复的良好局面,促进整体康复进程。
4.健康教育与生活指导
肺康复还包括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会向他们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此外,还会给予生活指导,包括合理的饮食规划,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支持身体恢复;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为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合理饮食规划确保患者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加速身体修复;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减少疾病复发,巩固康复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