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心肺复苏基本步骤与家庭急救护理知识
2024-12-09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455

撰文/杨清杰

心肺复苏基本步骤与家庭急救护理知识是守护生命的家庭必修课。当意外突然降临,黄金四分钟的急救窗口往往决定生死。掌握心肺复苏术(CPR)和家庭急救护理知识,是每个家庭都需要补上的生命教育课。这不仅是对突发危机的应对预案,更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与守护。

一、心肺复苏: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抢救术

心肺复苏术是心跳骤停时唯一有效的现场急救手段,其成功率与操作规范度直接相关。掌握以下五部曲,就能在危急时刻争取生机:

1.启动紧急反应系统(0~10秒)

确认反应缺失: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婴儿需弹足底。

启动紧急反应:立即拨打120(中国)或911(国际),启动免提功能继续施救。

获取AED:让旁人快速取来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下降7%~10%。

2.评估脉搏(10~20秒)

成人:触摸颈动脉(喉结旁2cm),用食指中指感受搏动。

儿童:触摸肱动脉(肘窝处),婴儿使用肱动脉或股动脉。

心跳骤停判断:无呼吸/仅濒死叹息样呼吸,脉搏消失立即开始CPR。

3.心肺复苏执行(CAB流程)

胸外按压(Circulation)

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处(两乳头连线中点)

频率:100~120次/分钟,参考《Stayin' Alive》歌曲节奏。

深度:成人5~6cm,儿童约5cm,婴儿4cm(约胸廓前后径1/3)

打开气道(Airway)

仰头抬颏法:避免过度后仰造成颈椎损伤。

清理异物:手指扫除口腔可见异物,避免盲目深入。

人工呼吸(Breathing)

频率:30:2(每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

方式:口对口/口对鼻/面罩通气,婴儿采用除颤仪需谨慎。

4.心跳骤停处理

电除颤:AED到位后立即使用,遵循“贴上即放电”原则。

药物支持:由专业急救人员执行,家庭急救避免随意用药。

持续按压:直至专业救援到达或患者自主循环恢复(ROSC)。

5.心跳骤停后处理

目标体温管理:控制体温在32℃~36℃。

多器官支持:监测神经功能、肾功能等关键指标。心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创伤后心理辅导。

二、家庭急救护理:常见急症的应对指南

家庭急救需建立“评估-处理-转移”的标准化流程,针对不同场景采取分级响应:

1. 致命性急症处理

气道异物梗阻

清醒者:立位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法),孕妇采用胸部冲击法。

昏迷者:仰卧位腹部冲击法,婴儿采用拍背压胸法。

严重过敏反应

立即使用肾上腺素笔(如EpiPen),松解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过度饮水,防止误吸风险。

脑卒中识别

使用FAST原则:面瘫(Face)、臂力弱(Arm)、言语不清(Speech)、时间(Time),忌自行服药,保持头侧位防止呕吐物窒息。

2. 创伤急救四原则

止血:直接压迫法控制出血,四肢大出血可上止血带(记录时间)。

包扎:环形包扎适用于肢体,螺旋包扎处理躯干伤口。

固定:使用夹板固定骨折部位,长度需超过上下关节。

搬运:怀疑脊柱损伤者采用轴线翻身法,多人平托搬运。

3. 环境性急症应对

烫伤处理:立即用流动冷水(15℃~25℃)冲洗20分钟以上。

中暑急救:转移至阴凉处,补充含电解质液体,避免酒精擦拭。

触电处理:关闭电源后用绝缘体挑开电线,心肺复苏从胸外按压开始。

4. 慢性病急性发作

心绞痛发作:含服硝酸甘油,静坐调整呼吸,避免活动。

哮喘发作: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保持半卧位。

癫痫发作:移除周围硬物,侧头防止舌咬伤,禁止强行按压肢体。

三、家庭急救体系建设:防患于未然的智慧准备

建立系统化的家庭急救体系,需做好三重准备:

1. 急救物资储备

基础急救箱:无菌敷料、三角巾、止血带、体温计、剪刀、镊子。

急救药物:硝酸甘油片、抗过敏药、退烧药(儿童剂型)。

特殊装备:AED(公共场所定位)、血糖仪、便携式氧气瓶。

2. 技能培训认证

参加AHA(美国心脏协会)或红十字会急救课程。

定期复训(每2年更新技能),掌握最新急救指南

全家参与演练,制定家庭急救预案。

3. 急救资源网络

建立急救通讯录:附近医院急诊电话、家庭医生联系方式。

下载急救APP:如“第一反应人”、急救指南电子手册。

加入社区急救互助小组,共享AED位置信息。

生命急救不是超人的专属技能,而是每个家庭都应掌握的基本生存能力。当意外来临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让生命的天平向希望倾斜。定期更新急救知识,开展家庭急救演练,让爱与责任化作守护生命的坚实盾牌。记住:急救不是偶然为之的壮举,而是日常积累的生命必修课。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当渐冻症患者用大脑 “点” 开 iPad,我们离 “心灵感应” 有多远?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推荐阅读
黄金4分钟!心肺复苏(CPR)的基础操作与重要性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手把手教你急救技能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心肺复苏操作中,胸外按压的正确深度是多少?
2025-02-17 北京科技报
心肺复苏知识普及:提高公众急救意识的重要性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