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锶-89治疗骨转移:一针缓解疼痛的“隐形武器”
2025-02-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8346

撰文/蒙定武

实体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骨转移时,超70%的患者会经历剧烈骨痛,夜间加剧、活动受限,可能导致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核医学诊疗技术的普及和认可,使得放射性治疗药物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锶-89尤其在骨转移治疗中扮演关键角色。锶-89进入人体后,到达骨转移灶的部位,通过发射β射线内照射杀死转移的肿瘤细胞,抑制转移灶肿瘤生长。骨转移病灶对锶-89的摄取是正常骨的2~25倍,锶-89的半衰期长达50天之久,进入骨转移病灶后能发挥持久的杀伤作用,达到缓解骨痛、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尤其对于全身多发性的骨转移灶患者,锶-89治疗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疗效与优势:不仅仅是止痛

使用锶-89治疗能够减小肿瘤体积,降低受累骨膜与骨髓腔的压力;其辐射生物效应干扰神经末梢的去极化过程,从而影响疼痛信号的传递;同时,该辐射效应还抑制了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疼痛介质的生成。基于这些机制,锶-89治疗显著减轻了患者的骨痛。此外,60%~80%的患者在注射后2~4周内疼痛显著减轻,部分患者的疼痛甚至完全消失;单次治疗的止痛效果可以持续3~6个月;还有20%~30%的患者骨转移灶出现缩小或钙化。

锶-89治疗的安全性

锶-89释放出纯净的β射线,其射程极短,仅限于组织内1~2毫米范围内,且穿透力微弱,因此对患者家属、周围环境及医护人员不会造成放射性危害,无需采取防护措施。大多数接受治疗的患者不会经历不良反应,但约有5%~10%的患者在注射锶-89后可能会体验到短暂的疼痛加剧,这种现象被称作“反跳痛”或“骨痛闪烁”,通常出现在注射后的第3~6天,持续时间为2~7天,这通常意味着治疗效果可能较为理想。若疼痛加剧,可以适当增加止痛药物的剂量或改用更强效的止痛药物。

有些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的情况,但这通常无需过度忧虑,因为一般在两个月后这些指标便可恢复至正常水平。

治疗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在接受锶-89注射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患者需要确保适量饮水,并且保持其饮食习惯的正常性。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开始锶-89治疗的前8周时间里,患者必须完成全身骨显像的检查工作。此外,为了减少可能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在治疗前后3个月的时间段内,患者应避免进行大范围的放射治疗,特别是半身的放射治疗。除此之外,为了防止骨髓抑制等潜在风险,在锶-89治疗前的4~8周以及治疗后的6~12周期间内,患者应暂停使用那些具有长期骨髓抑制作用的化疗药物。

在治疗期间,饮食方面有哪些需要特别关注和注意

建议清淡饮食,避免油炸、辛辣和刺激性调味品,以减轻胃肠负担,促进身体恢复;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豆腐,有助于身体组织修复和再生;确保摄入足够维生素和抗氧化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免疫力,缓解治疗引起的氧化应激;规律进食,分餐少量,减少胃肠道刺激,稳定药物吸收,提高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多饮水,促进放射性代谢产物排出,预防尿路刺激和感染。

除了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之外,还有哪些护理建议

适度的休息与适量的活动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进行过度的运动,因为这可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但同时也不建议长期卧床休息,因为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保持身体机能。

采取措施避免外伤或跌倒:由于骨质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变得较为脆弱,因此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加强防护措施,以减少外伤或跌倒的可能性。

情绪的调节与管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患者恢复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应尽量避免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干扰,以免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定期进行复查:患者应按时进行血象、电解质和骨扫描等重要指标的复查,以便动态地了解身体的反应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锶-89治疗因其“精准打击、长效镇痛”的独特优势,显著提高了骨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那些长期忍受骨痛困扰的患者来说,这剂“隐形武器”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手段,更是他们心中的一束希望之光,为他们带来了战胜病痛的勇气和力量。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