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验知多少?
2025-02-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4.2万

撰文/侯冬阳

肺癌作为全球最高发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够分析血液中的生物分子,为肺癌的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关键依据,是肺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一、肺癌肿瘤标志物分类及检测原理

1.癌胚抗原(CEA)

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肺癌患者中约40%~60%出现CEA升高,尤其与腺癌相关性显著。动态监测CEA水平可评估治疗效果,术后下降提示预后良好,升高可能预示复发。吸烟、炎症性肠病、肝硬化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CEA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NSE是参与糖酵解的关键酶,主要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NSE阳性率高达60%~80%。动态监测NSE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反应,复发时NSE常提前升高。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等神经内分泌肿瘤也可能导致NSE升高。

3.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CYFRA21-1是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广泛分布于肺泡上皮细胞。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鳞癌敏感性最高,阳性率可达70%~80%。血清水平与肿瘤负荷、分期正相关,术后下降提示根治,升高需警惕转移。肺炎、肺结核等良性肺病可能轻度升高,但通常<10ng/mL。

4.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SCC是糖蛋白复合物,主要表达于鳞状上皮细胞,为肺鳞癌特异性标志物,阳性率约50%~60%,与肿瘤体积及分期相关。监测SCC水平可评估放疗或化疗疗效,持续升高提示耐药或进展。宫颈癌、食管鳞癌等也可能导致SCC升高,需结合影像学鉴别。

5.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

ProGRP是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裂解产物,由小细胞肺癌细胞分泌,为SCLC特异性标志物,敏感性达60%~70%,尤其适用于局限期SCLC。与NSE联合检测可提高SCLC诊断准确性,ProGRP/NSE比值有助于分型。肾功能不全可能导致假性升高,需注意排除干扰。

二、肿瘤标志物检测流程及注意事项

1.检测方法

通常采集静脉血3~5mL,部分标志物(如ProGRP)需空腹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或电化学发光法,结果判读需结合各标志物参考范围及动态变化,单次轻度升高需复查确认。

2.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妊娠期CEA、SCC可能升高;吸烟者CEA基础水平较高。非甾体抗炎药、抗癫痫药可能影响NSE水平。溶血、脂血标本可能导致假性升高,需严格质控。

三、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1.辅助诊断

单一标志物:ProGRP>50pg/mL提示SCLC可能;CYFRA21-1>30ng/mL需警惕肺鳞癌。

联合检测:CEA+CYFRA21-1+ProGRP组合可提高NSCLC诊断敏感性至80%以上。

鉴别诊断:SCLC(NSE+ProGRP阳性)与NSCLC(CYFRA21-1+SCC阳性)标志物谱差异显著。

2.疗效监测

标志物水平下降通常早于影像学缓解2~4周,靶向治疗期间CEA持续升高可能提示耐药突变。

3.预后评估

高风险标志:治疗前CYFRA21-1>10ng/mL、NSE>25ng/mL与较差生存相关。

复发预测:术后CEA每升高1ng/mL,复发风险增加15%。

四、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局限性及应对策略

1.敏感性不足

早期肺癌(Ⅰ期)标志物阳性率仅30%~50%,需结合低剂量螺旋CT筛查;高危人群建议每年CT联合标志物检测。

2.特异性局限

良性疾病(如肺炎)可能导致CYFRA21-1轻度升高,需动态观察。标志物持续升高或进行性加重时,需完善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

3.个体化差异

同一病理类型患者标志物水平差异显著,需建立个体化基线值。治疗前检测基础水平,后续变化以百分比变化(如升高>30%)为判定标准。

五、结论

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肺癌全程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各指标的联合应用,可实现辅助诊断、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未来,随着新型标志物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肺癌的实验室诊断将更加精准化、个体化,为患者提供更优化的诊疗策略。

(作者单位:河北省平泉市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