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与自我管理
2025-02-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9206

撰文/郭艳春

心绞痛被称为“心脏的求救信号”,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缺血性胸痛。它如同心脏的警报器,提示着潜在的生命危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心”危机,掌握科学的急救与自我管理策略,是守护生命的关键。

一、心绞痛的生死时速:急救四步法则

1.立即停止活动:切断耗氧源头

无论正在运动、争吵还是工作,立即停止所有动作,若处于站立位,缓慢坐下,若已坐下,将背部靠实椅背,松开领带、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通畅。

2.调整呼吸模式:启动身体自救程序

采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缓慢呼气8秒),呼吸时想象将氧气输送至心脏,缓解冠状动脉痉挛,避免过度深呼吸导致换气过度(可能引起手足麻木)。

3.紧急信号传递:启动救援通道

随身携带急救卡片(记录病史、过敏药物、紧急联系人),向周围人清晰说明“我可能突发心脏病,请拨打120。”若单独在外,提前设置手机紧急联系人,开启医疗急救功能。

4.黄金救援期:把握15分钟窗口

心绞痛持续超过15分钟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在救护车到达前保持静卧,避免自行驾车或移动。若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冷汗、呕吐,提示病情加重。

二、日常自我管理:构建心脏安全防线

1.饮食防御体系

采用“3+2+1”进食法(3小时正餐+2小时加餐+1小时空腹),每日餐盘保证5种颜色(如紫色茄子、红色甜椒、绿色菠菜),用蒸煮替代煎炸,调味以天然香料(姜黄、迷迭香)替代酱料。

2.运动安全区

强度控制:心率保持在(170-年龄)×60%区间。

运动选择:交替进行有氧运动(快走)和抗阻训练(靠墙静蹲)。

环境预警:避免极端温湿度环境,运动时随身携带保温杯。

3.压力熔断机制

每日早晚进行专注呼吸训练,记录引发焦虑的事件及身体反应,使用薰衣草精油扩散器或白噪音机。

4.睡眠修复程序

睡前建立“灯光渐暗-温水泡脚-阅读纸质书”三部曲,保持卧室温度18~22℃,使用遮光窗帘,通过智能手环观察深睡眠时长变化。

三、诱因防控:避开心脏危险陷阱

1.气候适应策略

寒冷天气外出时佩戴围巾保护颈部,避免冷空气直吹。高温环境下使用空调保持室温26℃,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2.饮食禁忌清单

红色预警食物:高脂快餐、过度加工食品、过量咖啡因。

安全替代方案:用燕麦奶替代全脂奶,选择黑巧克力(可可含量≥70%)。

3.生活场景防护

如厕使用坐便器,起身时缓慢分三步(坐直-脚着地-站立)。旅行提前规划路线,避免长时间久坐,每小时做脚踝泵血运动。

四、心理调适:重建心脏健康认知

1.认知重构训练

将心绞痛视为“身体预警系统”而非致命判决,每天记录3件感恩小事,增强心理韧性。

2.社会支持网络

加入心绞痛患者支持小组,分享管理经验;制定家庭应急计划,定期演练急救流程。

3.职业调整方案

与上级协商弹性工作时间,避免连续高强度工作;在办公桌放置绿色植物,每小时进行5分钟微运动。

五、就医智慧:建立医患协作模式

1.复诊准备清单

记录症状发作时间、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准备近期检查报告(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平板试验),列出正在服用的所有补充剂(包括维生素、保健品)。

2.紧急就医指征

胸痛持续时间>15分钟或反复发作,出现放射痛(下颌、肩背、左上肢),伴随冷汗、恶心、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3.康复过渡期管理

出院后建立“康复日历”,记录每日活动量、饮食、症状变化;定期参加心脏康复课程,学习运动强度自我监测方法。

心绞痛管理是一场需要智慧与耐心的持久战。当您学会聆听心脏的每一次“诉说”,掌握与疾病共处的生存技能,就能在生活的每个瞬间守护这份脆弱的平衡。记住,心脏的每一次跳动都是生命的礼赞,而您的科学管理,正是对这曲生命乐章最动人的回应。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前沿学术碰撞,创新力量汇聚!第28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开幕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推荐阅读
心绞痛发作时怎么办?一分钟学会自救方法
2025-04-21 北京科技报
心绞痛,牢记这几个护理方法,或能帮助病情好转
2025-03-01 北京科技报
心绞痛急救知识问答
2025-01-27 北京科技报
应对心绞痛,看中西医结合门诊如何出招?
2025-01-13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