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孙建平
母乳喂养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不仅能为宝宝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促进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然而,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如何正确地进行母乳喂养可能是一个挑战。本文将详细介绍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与技巧,帮助新手妈妈更好地进行母乳喂养,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也让其感受到母乳喂养的舒适与快乐。
一、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喂养对于宝宝和妈妈来说都有诸多好处。对于宝宝而言,母乳能提供全面的营养,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免疫因子等,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免疫力提升。同时,母乳喂养还能促进宝宝与妈妈之间的情感联系,增加宝宝的安全感。对于妈妈来说,母乳喂养有助于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还能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风险。此外,母乳喂养还能增进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妈妈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幸福。
二、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一)摇篮式
摇篮式是最常见的母乳喂养姿势之一。妈妈可以靠在床头或椅子上,将宝宝侧身搂抱在怀里,使宝宝的头、颈、臀在一条直线上,面部朝向妈妈的乳房。妈妈的一只手应托着宝宝的头、肩及臀部,另一只手需把拇指靠在乳房的上部,其他四指向上托起乳房。这种姿势适合大多数宝宝,特别是自然分娩的妈妈。
(二)侧躺式
侧躺式适合剖宫产后的妈妈,以及午夜或白天休息时哺乳。妈妈先侧躺在床上,膝盖微微弯曲,把枕头垫在头下、两腿间和背后;然后用手支撑住宝宝的头颈部和背部,让宝宝侧身与妈妈相对,母婴腹部相贴,宝宝的嘴与妈妈乳头处在同一平面。
(三)交叉式
交叉式适用于剖宫产后的妈妈、新生儿和早产宝宝。以吃右侧乳房为例,妈妈用左手掌握住宝宝的头枕部,左前臂支撑住宝宝的身体,左上臂夹持宝宝的身体或双腿于腋下。用枕头适当垫高宝宝,使其头部靠近妈妈的右侧乳房,让宝宝的身体横过妈妈的胸部。
(四)坐式
坐式也是一种常见的母乳喂养姿势。妈妈坐在椅子上,后背靠紧椅背,将宝宝侧身抱在怀里,使宝宝的脸对着乳房,鼻子对着乳头。妈妈的一只手应托着宝宝的头、肩及臀部,另一只手呈C形托住乳房,轻轻按压乳房上部,促进乳汁分泌。
(五)环抱式
环抱式又称橄榄球式,适合剖宫产后需要避免压迫腹部手术切口的妈妈。妈妈用手臂夹着宝宝的双腿在腋下,宝宝的上身呈半卧位的姿势正对妈妈的胸前。垫高宝宝后托住宝宝的头,另一只手手指张开呈八字形贴在乳头或者乳晕上面。
三、母乳喂养的技巧
(一)乳房清洁
在喂奶前确认乳房清洁。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强的清洁用品,以免破坏乳头周围皮肤的油脂保护层,增加感染风险。喂奶后也可适当清洁,防止残留乳汁滋生细菌。
(二)诱发觅食反射
在哺喂时,妈妈可以先用乳头去触及宝宝的口唇,以诱发宝宝的觅食反射。当宝宝口张开、舌向下的一瞬间,及时将乳头送入口中被其含住开始吸吮。这样可以确保宝宝正确含接乳头,避免乳头损伤和乳房肿胀等问题。
(三)按需喂养
按需喂养是指遵循宝宝的需求进行哺乳。宝宝的胃容量小,消化快,不同阶段需求不同。新生儿可能每隔1~3小时就需要喂一次奶,随着宝宝长大,喂奶间隔会逐渐延长。妈妈应观察宝宝的表现,如嘴巴做吸吮动作、转头寻找乳头、哭闹等,及时喂奶以满足宝宝的需求。
(四)防止乳头皲裂
乳头皲裂会给妈妈带来很大痛苦,影响母乳喂养。为防止乳头皲裂,喂奶时要让宝宝含住整个乳晕,而不仅是乳头。如果乳头已经出现皲裂,可在喂奶后涂抹少量母乳在乳头上,母乳中的成分有助于伤口愈合。也可使用乳头保护罩,减少衣物对乳头的摩擦。
(五)哺乳后拍嗝
哺乳结束后,妈妈应将宝宝竖抱,趴卧在肩部,轻拍宝宝背部两肩胛之间,使哺乳时进入胃内的空气排出。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吐奶、呛咳等情况的发生,也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吸收乳汁,促进健康成长。
四、结论
母乳喂养对宝宝和妈妈都有诸多益处,掌握正确的姿势与技巧至关重要。摇篮式、侧躺式、交叉式、坐式和环抱式等姿势可根据情况选择。乳房清洁、诱发觅食反射、按需喂养、防止乳头皲裂及哺乳后拍嗝等技巧,能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的舒适度和成功率,确保宝宝健康成长,让妈妈享受母乳喂养的快乐。
(作者单位: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