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脑出血护理指南:细节之处见真章
2025-02-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6万

撰文/王璐

脑出血,如同体内突然爆发的“火山”,发病急、病情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面对这一危急病症,除了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科学细致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从患者发病后的紧急处理,到漫长的康复过程,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可以说,在脑出血的治疗与恢复中,护理的“细枝末节”里藏着决定成败的关键,细节之处见真章。

一、急性期护理:争分夺秒,守护生命

(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在脑出血发生后的急性期,患者的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每一项指标的细微变化都可能预示着病情的恶化。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等。血压过高可能导致再次出血,过低则会影响脑部供血,因此要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一旦发现血压异常波动,需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同时,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清醒、嗜睡、昏睡、昏迷)和瞳孔变化(如瞳孔大小是否对称、对光反射是否灵敏),能够及时判断病情进展,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脑出血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极易发生窒息和肺部感染。护理时,应让患者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便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呕吐物。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必要时进行吸痰操作。在吸痰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此外,还需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每2小时一次,拍背时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患者背部。

二、恢复期护理:循序渐进,助力康复

(一)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脑出血患者大多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期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被动运动,由护理人员或家属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关节,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每个关节进行屈伸、旋转等运动,每个动作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2~3组,以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随着患者肢体力量的逐渐恢复,可逐渐增加主动运动训练,如床上翻身、坐起、床边站立、行走等。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安全,使用助行器、拐杖等辅助器具,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和难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二)语言功能康复护理

许多脑出血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如失语、构音障碍等。语言康复训练需要耐心和技巧,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失语患者可从简单的发音开始,如“啊、哦、呃”等,逐渐过渡到单字、单词、短句的训练。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工具,帮助患者理解和表达。构音障碍患者可以进行口唇、舌、下颌等部位的运动训练,如鼓腮、伸舌、吹口哨等,改善发音器官的功能。鼓励患者多与人交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心理护理

脑出血患者由于身体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往往会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多关心、陪伴患者,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患者的感受,给予其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和生活中的困难。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脑出血的护理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从急性期的紧急救治到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再到日常的生活护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护理人员和家属的精心照料。只有关注每一个细节,将护理工作做到极致,才能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保障,帮助患者战胜疾病,重新回归正常生活。在这场与病魔的较量中,护理的力量不容小觑,细节之处彰显的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北科大首设“碳中和创新班”,培养模式如何实施?
推荐阅读
如何预防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生?
2025-03-17 北京科技报
脑出血:看似“突然”,实则早有端倪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什么?
2025-03-03 北京科技报
脑出血患者出院时,护士应提供哪些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
2025-03-01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