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冯玉婧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状况,尤其对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而言,其风险可能进一步增加。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或接受特定治疗,往往更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一、认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如果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部,就可能引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神经内科疾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需要,如瘫痪、手术、使用某些药物等,都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二、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1. 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神经内科疾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等可能导致患者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减少了下肢肌肉的活动,从而降低了血液流动速度,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2. 手术或创伤:神经外科手术或其他需要长期卧床的手术,以及身体创伤,都可能激活凝血系统,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3. 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弹性下降,血液流动速度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4. 其他疾病:如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都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5. 药物因素:某些治疗方法如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某些化疗药物等,都可能影响血液凝固机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三、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1. 药物治疗
• 抗凝药物:对于高风险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血液凝固,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抗凝药物也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其他药物:如血小板抑制剂等,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用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 物理治疗
• 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这种装置通过对下肢施加间歇性的压力,促进血液流动,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有效。
• 梯度压力袜:梯度压力袜通过从脚踝到大腿逐渐减小的压力,帮助血液回流,减少下肢静脉淤血。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坐立的患者,穿着梯度压力袜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
3. 生活方式调整
• 增加活动量:对于能够活动的患者,鼓励其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床上活动等,以促进血液流动。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应帮助其进行被动运动,如翻身、按摩下肢等。
• 保持水分平衡: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饮水也可能导致水中毒等问题,因此应适量饮水。
• 健康饮食: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建议多摄入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减少便秘和腹压增加的风险。同时,避免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
•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建议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戒烟限酒。
四、关注特殊人群的预防
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高龄患者、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接受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等,需要更加关注其深静脉血栓的预防。这些患者可能需要更严格的抗凝治疗、更频繁的监测和更细致的护理。
五、及时就医与监测
如果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发红或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迹象。此时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对于高风险患者,建议定期进行下肢超声检查等监测手段,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深静脉血栓风险。
六、总结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面临的一个重要健康威胁。通过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害、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一风险。患者和家属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计划,共同守护患者的健康。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