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糖尿病足护理关键:从创面观察到减压换药的全程照护要点
2025-02-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1.5万

撰文/崔英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引发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血管病变,进而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严重时可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科学、全面的护理对于糖尿病足患者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创面观察、减压措施到换药操作等全程照护要点进行详细科普。

一、创面观察要点

1. 病情评估: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及合作程度,这是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基础。同时,依据Wagner分级标准评估患者足部情况,该标准将糖尿病足分为0~5级,级别越高,病情越严重,护理难度也越大。

2. 血糖监测: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因为血糖控制不佳会进一步损害足部血管和神经,延缓创面愈合。一般建议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空腹血糖≤7.0mmol/L,HbA1c<7%。

3. 创面动态观察:每次换药时仔细观察伤口的动态变化,包括创面大小、深度、颜色、有无异味、渗出物的性质和量等。如果创面较大,可能需要进行坏死清创,条件允许时进行皮瓣创面覆盖。

4. 足部血液循环观察:观察足部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局部受压。可通过触摸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来判断,若动脉搏动消失,可能是手术干预的指征,需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手术打通血管。

二、减压措施

1. 选择合适鞋袜: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尺码合适的鞋子,避免过紧或过松的鞋子对足部造成压迫。鞋子应选择软皮、合脚、透气、低跟鞋,不要穿高跟鞋;至少准备两双鞋来交替穿。袜子应选择吸水性和透气性好、松软、暖和的材质,如纯羊毛或棉制品,袜口要松,避免过紧勒伤皮肤,每日换洗袜子,保持清洁。

2. 避免足部受伤:禁止赤脚行走,防止撞伤或异物损伤足部皮肤。修剪趾甲应在洗脚后,趾甲变软时进行,避免修剪得太短或太靠近皮肤,以免损伤甲沟皮肤造成感染。不要使用小剪刀,不要自行修剪硬皮,最好使用专门的趾甲修剪工具,并保持工具的清洁和锋利。

3. 调整生活习惯:坐着的时候不交叉或盘坐,以免压迫足部。穿鞋子前,检查鞋里是否有小石子或异物。外出时不要穿拖鞋或凉鞋,避免受伤。

三、换药操作要点

1.换药护理:换药前后要洗手,保证无菌操作。根据创面情况选择换药方法,准备一次性换药包、抑菌液、生理盐水、无菌手套等。揭除伤口覆盖物,观察伤口,清理感染及坏死组织,自上而下、从内到外清洗伤口,清除残留药物。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用干纱布吸除多余水分并消毒。选择透气、吸收能力好的敷料,避免再次损伤,建议隔日换药一次以观察伤口情况。伤口是否包扎取决于创面分泌物多少,干燥、少量分泌物时可自然晾干;感染重、有坏疽、异味大时,白天暴露于空气中并增加使用伤口愈合产品次数,晚上稍作包扎。

2.日常护理:保持足部清洁,每日用温水和柔和肥皂清洗,注意脚趾缝隙和指甲周围,避免高温水泡脚,浸泡不超过10分钟。用纯棉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趾缝,干燥皮肤可用润滑乳液或营养霜滋润,但避开足趾间。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脚部,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

3.血糖控制与饮食:通过合理饮食和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对足部血管和神经的损害。饮食宜清淡,荤素搭配,限制高脂饮食,贫血者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重症患者应间断输血或口服硫酸锌补充微量元素锌。

心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让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有助于病情恢复。四、小结

糖尿病足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做好从创面观察到减压换药的全程照护,才能有效促进糖尿病足的愈合,降低截肢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阜平镇卫生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机器人领域两大盛会8月举办,北京人形机器人领跑全国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糖尿病足骨髓炎?MRI如何诊断?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糖尿病足溃疡:从清洁换药到日常防护的关键要点
2025-03-10 北京科技报
从“脚臭”到截肢风险:糖尿病足初期症状的紧急警示
2025-03-02 北京科技报
糖尿病足的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如何协同导致足部损伤?
2025-02-24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