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酒精性肝病:从戒酒干预到肝功能修复的全程管理
2025-02-10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735

撰文/陈厚田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涵盖轻症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酒精性肝硬化等阶段。若不及时干预,病情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生命健康。本文将从戒酒干预、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并发症处理及肝功能修复等方面,介绍酒精性肝病的全程管理策略。

一、戒酒干预:治疗的核心基石

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治疗的首要措施,也是改善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完全戒酒可显著降低门静脉压力,延缓纤维化进程,提高各阶段患者的生存率。研究显示,2/3的戒酒患者在3个月内症状明显改善,但仍有5%~15%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因此,戒酒需贯穿治疗全程。

戒酒过程中需注意两点:

1.药物辅助:纳曲酮可控制酒精渴求,降低复发风险;阿坎酸(乙酰牛磺酸)可减轻戒断症状,减少复发率;巴氯芬被美国指南推荐为戒酒药物之一;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代谢,改善中毒症状。

2.心理支持:心理治疗需贯穿始终,帮助患者建立戒酒信心;鼓励家属参与,创造无酒环境,监督戒酒行为。

二、营养支持:修复肝脏的基础

酒精性肝病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通过饮食调整补充营养。

1.蛋白质摄入:每日摄入1.2~1.5g/kg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肝细胞修复。

2.维生素补充:维生素B族可强化肝脏代谢,维生素E、硒等抗氧化剂能增强肝细胞抵抗力。

3.饮食禁忌:避免高盐、高糖、加工食品,减少肝脏负担。

4. 特殊饮食方案:酒精性肝炎患者需严格控蛋白(0.8~1.0g/kg体重),以植物蛋白为主;肝硬化患者需夜间加餐(约700kcal/d),防止肌肉萎缩。

三、药物治疗:抗炎保肝的关键

药物治疗可减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

1.抗炎药物:甘草酸类制剂(如复方甘草酸苷)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可改善肝功能指标; 水飞蓟素通过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因子激活,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2.肝细胞膜修复剂:多烯磷脂酰胆碱可增加肝细胞膜的完整性,促进酶活性恢复。

3.退黄利胆药物:S-腺苷蛋氨酸(SAMe)可促进胆汁排泄,缓解黄疸症状。

4.特殊情况用药:急性重度酒精性肝炎患者,若MDF评分≥32分且无禁忌证,可考虑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或TNF-α抑制剂(如己酮可可碱)。

四、并发症处理:延缓病情进展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需积极处理并发症。

1.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需定期内镜检查,预防出血。

2.肝性脑病:及时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制剂,纠正代谢紊乱。

3.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治疗。

4.肝细胞癌:需定期进行肝癌筛查,必要时行手术切除或介入治疗。

五、肝功能修复:恢复肝脏健康

肝功能修复需综合治疗,促进肝脏再生。

1.药物治疗: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可减少氧应激,抑制肝细胞凋亡;抗纤维化药物(如吡非尼酮)可延缓纤维化进程。

2.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并避免接触其他肝毒性物质。

3.定期复查: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肝纤维化扫描等手段,监测肝脏状态,调整治疗方案。

4.肝移植:对于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需严格评估酒精戒断时间。

六、预防与长期管理

预防酒精性肝病需从源头控制饮酒。

1.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25g,女性≤10g,超量即构成高风险。

2.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与饮酒相关的社交场景,减少饮酒诱惑。

3.定期筛查:长期饮酒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早期发现肝损伤。

七、结语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努力。通过戒酒干预、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并发症处理及肝功能修复等综合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市发布24条举措促进高精尖产业对外开放
35部图书获资金支持!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2025年科普创作出版资金资助项目名单
机器人“顶流”组团亮相科博会,它们除了跑马还有哪些本领?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