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2025-01-2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3万

撰文/宋煜铮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作为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糖化血红蛋白的定义与形成机制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经非酶反应形成的产物,反应分两步生成稳定酮胺,测定方法仅测酮胺,反映长期血糖水平,不受短期血糖波动影响。

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优势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8~12周平均血糖水平,评估长期血糖控制,且不受短期饮食、运动及药物等因素影响,结果稳定可靠。

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 糖尿病诊断: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首次将HbA1c纳入诊断标准,≥6.5%为确诊依据,>9.0%提示持续高血糖。

2. 评估并发症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平均HbA1c每减少1%,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风险降低21%,心肌梗塞降低14%,微血管并发症降低37%。HbA1c水平每降低一成,则视网膜病变风险降低43%~45%。

3. 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由于HbA1c水平上升带来的风险具有连续性,那些HbA1c水平低于糖尿病阈值,但≥6.0%的人应该得到有效的预防干预。但是HbA1c水平低于6.0%的患者可能也处于危险之中。

4. 衡量血糖控制: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对调整治疗方案、发现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糖尿病的控制效果,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包括调整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方案,以确保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5. 监测自我管理效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还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效果,如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使用的情况。通过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患者可以了解自身管理效果,并根据结果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

6. 鉴别诊断:可用于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例如,在脑血管应急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不增高。

四、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注意事项

1. 不严格要求空腹:大多数情况下,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试不需要空腹,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测试。

2. 药物影响:铁剂、维生素C/E可致HbA1c假性降低,阿司匹林、嗜酒、慢性麻醉剂及羟基脲则使其假性升高,长期服用者需告知医生。

3. 怀孕影响:对于怀孕妇女,糖化血红蛋白测试在评估糖尿病控制方面可能会有限,需使用其他血糖监测方法。

4. 定期监测:建议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测试,糖尿病患者应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HbA1c,以便追踪血糖控制的变化和效果,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五、正常范围与目标值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通常为4%到5.6%。对于糖尿病患者,目标是将HbA1c值控制在7%以下,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不过,具体目标应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如年龄、病程、并发症等因素。

六、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作为糖尿病管理的核心工具,其价值贯穿疾病全周期。作为反映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HbA1c通过量化过去8~12周平均血糖水平,为临床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其优势在于稳定性——不受短期饮食、运动或药物波动影响,确保评估结果可靠。临床应用中,HbA1c不仅是诊断糖尿病的关键指标,更是预测并发症风险的“风向标”。此外,HbA1c筛查可识别高危人群(如≥6.0%者需干预),并监测患者自我管理效果,指导治疗方案动态调整。

检测时需注意药物干扰(如铁剂、维生素C/E可能降低结果,阿司匹林或酗酒可能升高结果),孕妇需结合其他监测方法,并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复查一次。目标值设定需个体化,通常以<7%为基准,但需综合考虑年龄、病程及并发症风险。通过科学应用HbA1c检测,可显著优化糖尿病管理流程,延缓疾病进展,最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并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人民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策论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北京探索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地下700米捕捉“幽灵粒子”!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沙金 “平替” 黄金?醒醒!这是一场美丽而危险的幻觉
推荐阅读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的“金标准”解析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糖尿病诊断关键: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
2025-02-10 北京科技报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试验:糖尿病诊断的“三重门”
2025-01-20 北京科技报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尿病长期控制的关键指标
2025-01-13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