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孙霞玲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躺下或起身时,突然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头晕得厉害,甚至想吐。有时候低头、抬头或翻身时,天旋地转的感觉更明显,让人不敢动弹。这种症状可能并不是普通的疲劳或低血糖,而是耳石症在作怪。耳石症虽然让人难受,但并不算严重疾病,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自行恢复或者通过简单的复位手法缓解。然而,如果不知道它的存在,频繁发作的眩晕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让人产生焦虑。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让人晕头转向的病——耳石症。
1.耳石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掉”出来?
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还是维持人体平衡的重要系统。耳朵的内部有一个精密的结构——前庭系统,它像是一个高精度的“水平仪”,负责感知头部位置变化,让我们站得稳、走得直。
前庭系统中,有一种叫“耳石”的微小碳酸钙颗粒,正常情况下,这些耳石牢牢地附着在椭圆囊或球囊的耳石膜上。当头部移动时,耳石会随着身体姿势的变化而轻微移动,刺激感受平衡的毛细胞,让大脑知道我们是站着、躺着,还是在加速或减速。
问题就出在这些耳石可能会“掉队”——如果它们从原本的位置脱落,进入半规管,就会让大脑误以为头部正在快速旋转,哪怕你只做了一个很小的动作。结果就是,身体明明没怎么动,世界却像突然倾斜了一样,出现剧烈的眩晕感。这种晕眩持续的时间通常不长,一般十几秒到一分钟,但发作起来非常难受,甚至会让人害怕再去尝试同样的动作。
2.为什么会得耳石症?谁容易中招?
耳石为什么会脱落?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年龄增长,耳石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得松动,更容易脱落到半规管里。另外,头部外伤、长期保持某种特定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前庭系统功能退化,甚至睡眠不足或疲劳,都可能让耳石异常脱落。
从数据来看,40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耳石症,尤其是女性发生的概率更高。这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比如更年期女性激素波动较大,容易导致耳石松动。此外,颈椎问题、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人,也更容易出现耳石症。
3.耳石症的典型症状,眩晕有特点
躺下、起身、翻身时眩晕:比如早晨刚醒来翻个身,突然感觉天旋地转,几秒钟后才慢慢缓解。
低头、抬头时头晕:有些人在洗头、仰头喝水、绑鞋带或者弯腰捡东西时,突然感到头晕,甚至要赶紧扶住墙或坐下才能缓解。
短暂的恶心感:部分人会伴随轻微恶心,严重者甚至呕吐,但一般不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晕眩时间短,但容易反复:一般发作时间只有十几秒到几十秒,但如果耳石没有复位,症状可能会反复出现,尤其是刚起床或夜间翻身时最容易发生。
这些特点让耳石症和其他眩晕疾病有所不同,比如美尼尔病往往伴随耳鸣和听力下降,而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并伴随头痛或肢体乏力。
4.如何缓解耳石症?复位是关键!
耳石症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耳石复位。医生会通过特定的复位手法引导脱落的耳石回到原位,从而缓解症状。这些手法并不复杂,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大部分患者在复位后眩晕会立即减轻,或者在几天内慢慢恢复。
对于经常复发的患者,医生也可能建议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如Brandt-Daroff训练,通过特定的头部运动加速耳石的重新定位。
不过,自己在家随便尝试复位可能会适得其反,最好先去医院检查,确定是哪一侧的耳石脱落,再由专业医生指导进行复位。复位后,短时间内可能还会有轻微眩晕,但一般不会像之前那么剧烈。
总而言之,耳石症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它带来的眩晕感确实让人不适。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学会如何辨别耳石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复位,大多数人都能很快恢复正常。如果你经常在躺下、翻身或低头时感到天旋地转,不妨考虑是不是耳石症作怪,尽早检查,早点摆脱这种让人“晕头转向”的困扰!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