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叶丽杰
产后护理对于新手妈妈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它不仅关系到妈妈的身体恢复,还直接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然而,在产后护理的过程中,很多新手妈妈容易陷入一些误区。本文将为您揭秘产后护理的常见误区,并提供正确的护理方法,帮助新手妈妈科学坐月子,健康恢复。
一、产后护理常见误区
1. 误区一:过度清洁或不敢清洁
错误做法:担心伤口感染,产后一周甚至更长时间不清洁身体,导致细菌滋生;或使用强力清洁产品频繁冲洗私密部位,造成皮肤敏感。
正确做法:产后24小时后,可以每天1~2次用温水轻柔擦拭私密部位(顺产侧切或剖腹产伤口需遵医嘱)。恶露期可搭配私密弱酸性护理液(pH值约4.0)进行清洁,清洁后及时擦干,保持干燥。
2. 误区二:忽略透气性
错误做法:长时间使用厚重卫生巾,导致闷热潮湿,加重不适;或穿紧身塑身裤,压迫伤口,影响恢复。
正确做法:选择透气性好的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穿高腰纯棉内裤,避免摩擦伤口。
3. 误区三:盲目使用普通护理产品
错误做法:使用含香精、酒精的普通护理液,刺激敏感伤口;跟风购买网红产品,忽略产后特殊需求。
正确做法:选择专为产后设计的私密护理液,成分精简,能平衡pH值。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以免加重不适。
4. 误区四:产妇要避风
错误做法:认为产后不能吹风,紧闭门窗,裹头扎腿,导致室内空气混浊,增加感染风险。
正确做法:适当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避免直接吹风的前提下,可以开窗通风或使用空调调节室温,保持舒适的环境。
5. 误区五:延迟下床活动的时间
错误做法:认为产后应长时间卧床休息,以利于身体恢复。实际上,过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反而不利于血液循环和子宫恢复。
正确做法:产后24小时即可在床上靠着坐起来,第3天便可下床行走。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肌肉力量和预防血栓形成。
6. 误区六:放弃初乳
错误做法:认为初乳没有营养价值,不让婴儿吮吸。
正确做法:初乳富含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对新生儿的成长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应鼓励产妇让婴儿尽早吮吸初乳,以促进乳汁分泌和增强婴儿免疫力。
7. 误区七:多吃鸡蛋
错误做法:认为鸡蛋营养丰富,产后应大量食用。然而,过量食用鸡蛋可能导致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多,不利于健康。
正确做法:产后饮食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之一,但每天食用2~3个即可满足需求。
8. 误区八:不敢洗头洗澡
错误做法:担心洗头洗澡会导致风寒入侵,引起头痛或感冒。
正确做法:在保证室温合适(26~28℃)、水温适宜(38~40℃)且做好保暖措施的情况下,产后适当清洁身体不仅能让妈妈感觉清爽舒适,还能预防感染。顺产妈妈一般3~5天后可淋浴,剖宫产妈妈伤口愈合后也可淋浴(伤口愈合前可用温水擦洗除伤口以外的部位)。
9. 误区九:不敢刷牙
错误做法:认为产后刷牙会导致牙齿松动或出血。
正确做法:产后应坚持每天刷牙,保持口腔卫生。选择软毛牙刷,轻柔地刷动牙齿和牙龈。进食后可用温水漱口,以减少食物残渣的残留。
10. 误区十:盲目进补
错误做法:认为产后应大量食用滋补品,以迅速恢复体力。然而,盲目进补可能导致营养过剩或消化不良。
正确做法:产后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样化摄入各类食物。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合理安排饮食计划。避免过度进补和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
二、产后护理正确方法
1. 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内衣内裤和卫生巾。适当清洁私密部位,避免感染。
2. 饮食调理:注重营养均衡,多样化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多摄入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
3. 适当活动:产后适当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子宫恢复。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和医生建议,合理安排活动量。
三、小结
总之,产后护理需要科学、细致地进行。新手妈妈应避免陷入上述误区,遵循正确的护理方法,以促进身体恢复和宝宝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