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裴彬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和调节器官,负责清除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维持酸碱平衡以及分泌多种激素。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熬夜和频繁饮用含糖饮料的习惯,这些行为可能对肾脏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关注肾脏健康,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肾脏的生理功能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如下。
1. 排泄代谢废物:肾脏通过生成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排出体外。
2. 调节水盐平衡:肾脏通过重吸收和分泌水、钠、钾等电解质,维持体内水盐平衡。
3. 调节酸碱平衡:肾脏通过排泄氢离子和重吸收碳酸氢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4. 分泌激素:肾脏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激素,参与血压调节和红细胞生成。
5. 调节血压:肾脏通过调节水盐平衡和分泌肾素,参与血压的调节。
二、熬夜对肾脏的不良影响
(一)生理机制
研究发现,熬夜会导致以下问题。
1. 生物钟紊乱:人体的生物钟调节着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肾脏的滤过功能。熬夜会干扰生物钟的正常运行,导致肾脏的滤过功能下降。
2. 激素分泌失调:熬夜会干扰肾上腺素、皮质醇等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对肾脏的血流和滤过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
3. 血压升高: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会对肾小球造成损伤,导致肾功能下降。
(二)临床表现
1. 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导致蛋白质从血液中漏出进入尿液,形成蛋白尿。
2. 血尿:熬夜引起的血压升高可能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血尿。
3. 水肿:肾脏调节水盐平衡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4. 肾功能下降: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影响肾功能。
三、含糖饮料对肾脏的不良影响
(一)生理机制
含糖饮料是指含有大量添加糖(如蔗糖、果糖等)的饮料,常见的有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运动饮料等。频繁饮用含糖饮料会对肾脏造成以下不良影响。
1. 血糖升高:含糖饮料中的糖分被快速吸收,导致血糖急剧升高。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肾功能下降。
2. 尿酸升高:含糖饮料中的果糖代谢会产生大量尿酸,增加尿酸结石的形成风险。
3. 血压升高:高糖摄入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进而加重肾脏负担。
4.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频繁饮用含糖饮料会导致肥胖,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疾病均会损害肾脏。
(二)临床表现
频繁饮用含糖饮料可能导致以下肾脏问题。
1. 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2. 尿酸结石:高尿酸水平会导致尿酸结石形成,引起肾绞痛、血尿和肾功能损伤。
3. 慢性肾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会增加患慢性肾病的风险,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
四、如何保护肾脏健康?
(一)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1. 规律作息:保证每晚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避免熬夜。
2. 减少含糖饮料摄入:尽量饮用白开水或无糖茶,避免频繁饮用含糖饮料。
3. 均衡饮食:减少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4.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
(二)定期体检
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是保护肾脏健康的关键。建议每年进行以下检查。
1. 尿常规: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
2. 肾功能检查:评估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3. 肾脏超声:观察肾脏形态和结构。
(三)控制慢性病
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应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定期随访,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五、结论
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含糖饮料摄入,定期体检,控制慢性病,是保护肾脏健康的重要措施。公众应提高对肾脏健康的重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守护肾脏健康。
(作者单位:定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