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男科手动取精注意事项
2025-01-1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2万

撰文/周艳丽

精液检查是评估男性生殖健康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备孕需求、生育力评估,还是排查男科疾病(如少精症、前列腺炎),手动取精(即通过手淫法采集精液)都是临床首选的规范方式。然而,许多男性因对流程不熟悉或操作不当,导致检查结果失真,甚至需要重复取样。如何避免踩坑?以下关键细节请务必掌握!

一、检查前:准备充分,事半功倍

1. 禁欲时间:为了获取最佳的精液样本,建议的禁欲时间应该在2到7天之间,最理想的时间是3到5天。如果禁欲时间不足2天,可能会导致精液量减少和精子浓度偏低,而超过7天,精子可能会出现老化和活力下降,这可能会误判为弱精症。此外,如果在近期经历遗精,需要从遗精后重新计算禁欲时间。

2. 身体状态调整

首先,避免高烧、高疲劳和高压力等,这些状态可能会抑制精子的活性,影响检查结果。避免在检查前熬夜或进行剧烈运动。其次,调整饮食,在检查前3天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不食用辛辣食物,减少咖啡因的摄入,以免这些因素影响精子质量。最后,注意药物影响,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这可能会干扰检查结果。务必提前告知医生你所服用的所有药物。

3. 心理放松:别让紧张“卡住”流程

事先了解医院的取精室环境可以减轻紧张情绪。取精室通常会提供私密空间和必要的消毒用品。使用辅助工具时注意放松,可以考虑带上个人舒缓音乐或视频帮助放松,这有助于改善取精过程中的体验。

二、操作中:细节决定样本质量

1. 在进行生育能力检查或采集精液样本时,遵循无菌原则以确保样本的纯净性和避免污染。首先,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搓洗双手至少20秒,确保包括指缝和甲缝在内的所有部位都被仔细清洗干净。此外,对于外阴部的清洗也同样重要,特别是包皮过长的男性,需要翻起包皮彻底清洗,以去除可能的污垢和细菌,防止这些污染物污染样本。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杀菌成分的湿巾清洁生殖器部位,因为这类产品可能会杀伤精子,影响样本的质量。

2. 在进行精液样本的采集时,使用合适的容器是保证样本质量的关键一步。强调使用“原装无菌”的容器对于防止样本污染至关重要。医院通常会提供专门的无菌采精杯,这些容器是在严格无菌的环境中预先消毒的,确保在使用时不会引入任何可能影响样本分析的外部物质。严格禁止使用非专用容器,如普通塑料杯或避孕套等替代品。此外,开盖使用采精杯时,需特别小心,确保杯盖内侧不触碰到任何物品,以保持容器内部的无菌状态。

3. 关键操作:精准收集“完整样本”

全程直接射入容器:尤其是富含精子的前段精液,避免遗漏。若中途脱手,洒出部分精液,需如实告知医生,不可自行估算补足。

三、送检环节:时间与温度的生死时速

1.精液通常在15~60分钟内液化,超过1小时送检可能影响精子活力,建议尽快完成检测。最佳操作是在医院取精室完成采集,立即送检。

2. 温度控制:避免“冰火两重天”,冬季注意保温,将容器贴身放置于内衣口袋,切勿用暖宝宝或热水袋加热!夏季注意防暑,避免阳光直射,可放入隔热袋+少量冰块(不与样本直接接触)。

四、误区澄清:这些谣言别轻信!

关于禁欲时间的误区,许多人认为“禁欲越久,精子越多越好”。事实上,超过7天的禁欲会导致精子死亡率上升,这可能影响评估结果,从而不利于真实反映一个人的生育力。因此,理想的禁欲时间应该在2到7天之间。

使用润滑剂的问题也需要正确理解。常见的润滑剂,如唾液或乳液,实际上可能对精子具有毒害作用,从而影响精子的活力和质量。在采集精液样本时,必须使用专为此目的设计的医用无菌润滑剂,以避免对精子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关于精液检查的结果,如果第一次检查结果不理想,不应立即进行复查。因为精液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有波动。因此,建议在第一次检查后间隔2到4周,进行2到3次的复查,以综合判断精液的质量和稳定性。

一次规范的手动取精操作,是准确诊断的基石。与其因尴尬或疏忽导致重复检查,不如提前做好细节准备。温馨提醒:若多次检查异常,请结合生殖激素、阴囊超声等进一步排查病因,切勿自行用药!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北京:科技文化融合撬动新消费
北京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
“中关村指数2025”发布!IASP2025大会奏响创新强音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解析少精、无精难题,显微取精成“破局者”
2025-03-24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