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药品相互作用:如何确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的安全性?
2025-01-13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5045

撰文/欧夏妙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和医疗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在治疗疾病时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然而,多药联用可能带来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疗效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药品相互作用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用药中确保安全。

什么是药品相互作用?

药品相互作用是指当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它们在体内产生相互影响,从而改变其中一种或多种药物的作用效果或副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发生在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等过程,也可能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机制。根据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药品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这类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例如,有些药物会减少胃肠道对另一种药物的吸收,使后者的效果减弱。

药效学相互作用:这类相互作用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机制。例如,两种药物可能具有相似或相反的药理作用,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

药物化学相互作用:有些药物在同一溶液中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针剂中两种药物混合可能形成沉淀。

药品相互作用的常见类型

增强效应:某些药物同时使用时,会导致作用过强,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例如,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抗凝药)联合使用可增加抗凝效果,但也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抵消效应:有些药物的作用机制相反,会相互抵消。例如,一些非处方感冒药中的伪麻黄碱可能升高血压,从而降低降压药的效果。

改变代谢:某些药物会通过影响肝脏酶的活性来改变其他药物的代谢速度。例如,西咪替丁(抗酸药)可抑制肝脏CYP450酶的活性,导致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在体内浓度升高,增加毒性风险。

影响吸收:某些药物可能干扰其他药物的作用,导致疗效下降。例如,一些抗酸药(如铝、镁制剂)与抗生素(如四环素)结合,减少后者在胃肠道的吸收,降低治疗效果。

哪些人群更易受药品相互作用的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同时,其肝肾功能减退,使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存在更高的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

肝肾功能受损者:肝肾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功能受损者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和毒性反应。

使用特定药物的患者:某些药物(如华法林、环孢素)对剂量变化特别敏感,更容易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

如何减少药品相互作用的风险?

遵从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服药,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如果需要调整用药,一定要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详细告知病史和用药情况:在就医时,应向医生或药师详细告知您目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非处方药、保健品和草药,以便他们评估潜在的相互作用风险。

注意药物标签和说明书: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禁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相互作用。

合理安排服药时间:某些药物可以通过错开服药时间减少相互作用风险。例如,抗酸药与抗生素通常需要间隔数小时服用。

定期复查和监测: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肝肾功能、血液指标等,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避免自行购买药物:在未咨询专业人士的情况下,尽量避免自行购买和服用新的药物,尤其是作用机制不明的保健品或草药。

药师的作用:用药安全的守护者

药物审查:药师可以通过专业知识分析患者的用药方案,发现潜在的相互作用并提出调整建议。

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药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关于药品正确使用的建议,包括服药时间、剂量以及注意事项。

教育患者:药师能帮助患者了解药品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增强患者对安全用药的认知。

药品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医学问题,特别是在多药联用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危害健康。通过遵从医嘱、与医生药师密切合作、合理安排服药时间以及定期复查等,可以有效降低药品相互作用的风险,确保用药安全。在日常生活中,请记住:用药安全始于细心。多了解一点药品相互作用的知识,就是为自己的健康多添一分保障。

(作者单位:柳州市工人医院)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7年底北京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科学”流言榜:即使过敏也不要用激素药物?羽绒服干洗更好?
2025-03-31 北京科技报
注射一针药物就有机会复明?基因新药开启盲人新“视界”
2025-03-27 北京日报客户端
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你的肝胆超声可能“悄悄改变”
2025-03-02 北京科技报
自我治疗伤口的潜在危险:为何药物撒在伤口上可能适得其反?
2025-03-01 北京科技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