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覃小夏
在现代社会中,眼睛的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或者处于环境光线强烈的地方,眼睛容易出现干涩、疲劳、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然而,除了这些生理因素,眼睛的健康其实还和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眼睛也会有“情绪”吗?答案是肯定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眼睛的状态不仅仅与眼部本身的生理功能有关,还与身体的整体健康,特别是与情绪、脏腑的功能密切相关。通过了解中医理论,调养眼睛的“心情”,不仅能帮助缓解眼睛的疲劳,还能增强眼睛的自我修复能力。本文将带您了解眼睛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中医的方法调养眼睛,保护视力,改善眼部健康。
眼睛与情绪的关系
肝血不足,眼睛干涩疲劳: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负责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而眼睛的滋润与肝血的充盈密切相关。肝血不足时,眼睛容易出现干涩、视力模糊、眼疲劳等症状。长期处于焦虑、压力大的状态,肝气易郁结,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影响眼睛的健康。
肝气郁结,眼睛疼痛、红肿:情绪的波动,尤其是长期的压抑、怒气或者焦虑,容易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肝气郁结不仅影响眼睛的润滑和营养供应,还可能导致眼睛红肿、疼痛,甚至出现视力障碍。
肝火旺盛,眼睛红肿、充血:肝火旺盛时,往往伴随着急躁、愤怒等情绪波动。肝火上炎容易引发眼睛的充血、红肿,眼睛疼痛不适等问题。这是因为肝火过旺导致气血的流动失衡,眼部的血管容易扩张,从而使眼睛表现出红肿的症状。
中医调养眼睛的“心情”
食疗:以食养眼,调整肝脏功能
枸杞:枸杞具有滋养肝肾、明目的作用,能够滋养肝血,改善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枸杞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可以促进眼部健康。每天可以泡水喝,或者搭配其他食材一起煮汤。
菊花:菊花是传统中医常用的明目食材,能够清肝火、明目,适合因肝火旺盛引起的眼睛充血、红肿等问题。菊花茶是最常见的食疗方法,既能清热解毒,又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
胡萝卜和菠菜: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能够促进视网膜的健康;而菠菜则富含叶黄素,有助于保护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减轻视疲劳。
龙眼:龙眼有益气养血的作用,适合肝血不足的人群食用,能够缓解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的症状。
按摩:疏通经络,放松眼部
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眼窝下方,是眼部经络的重要节点,轻轻按摩太阳穴有助于缓解眼部压力,减少眼睛疲劳。
攒竹穴:位于眉头的内侧,轻轻按压可以缓解眼部的疲劳感,并有助于清肝明目。
睛明穴:位于眼睛内角的凹陷处,通过按摩这个部位可以帮助舒缓眼部的紧张感,缓解眼睛的不适。
针灸:调节肝气,改善眼部症状
肝俞穴:位于背部,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向两侧约2寸的地方。肝俞穴的针灸有助于疏通肝气,改善因情绪不畅引起的眼睛干涩、疲劳等问题。
太冲穴:位于脚背,足背第一个和第二个脚趾之间的缝隙上。针灸此穴能够疏肝解郁,缓解因情绪波动引起的眼部症状,如眼睛红肿、疼痛等。
中药调理:养肝明目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作用,适用于因情绪不畅引起的眼部不适,如眼睛疲劳、干涩等。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清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眼睛因气血不足或肝气郁结引起的红肿、疼痛等症状。
枸杞子:具有养肝明目的作用,适用于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
调整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压力
适度运动:运动能够帮助调节情绪,舒缓压力,增加血液循环,促进眼部健康。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跑步或瑜伽,能有效改善眼睛的血液供应。
放松心情: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法放松心情,减轻压力,能够帮助调节肝气,改善眼睛的不适。
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它的健康不仅仅取决于眼部的生理状态,更与情绪、精神密切相关。通过中医的调养方法,如食疗、按摩、针灸、中药等,我们可以有效地调养眼睛的“心情”,缓解眼部疲劳、干涩等症状,改善视力。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压力和焦虑,给眼睛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只有在身心健康的状态下,眼睛才能保持明亮、清晰,为我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作者单位:贵港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