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唐敏
在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皮肤护理是基础环节,既体现了护理的温度,也体现了护理的难度。由于长期卧床,重症患者面临着压力性损伤(俗称压疮)的高风险。这种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引发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了解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对于重症患者及其家属来说,是关乎健康与康复的重要知识。
一、体位变换:避免长时间受压
定时翻身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首要措施。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增加损伤的风险。因此,重症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对于病情较重或皮肤耐受度较差的患者,翻身频率需要更高。翻身时,抬起患者的身体,避免拖、拉、拽等动作,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损伤,还可以使用翻身垫、减压新型敷料等辅助用具,使翻身过程更加轻松和安全。在变换体位时,应合理摆放体位,使骨隆突处压力最小化,如长期卧床病人可采用30度斜侧卧位,避免骶尾部和大转子受压。床头抬高时应限制在30度内,防止身体下滑形成剪切力。
二、减压管理:使用减压器材
减压器材在预防压力性损伤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气垫床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改变床垫内部的气压分布,将原本集中于一点的皮肤压力分散到更广泛的区域,从而有效降低局部压力,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这种动态的气压变化不仅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还显著减少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除了气垫床,泡沫床垫和减压坐垫也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理想选择。它们采用高密度材料制成,能够提供稳定而均匀的支撑力,有效缓解身体重量对皮肤的压迫。
三、皮肤清洁与保湿
对于重症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部分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如果不及时清洁,尿液和粪便中的细菌会侵蚀皮肤,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在大小便失禁后,应立即用温水清洁皮肤,同时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和清洁剂,以免刺激皮肤引发炎症。在清洗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用力擦洗皮肤,以免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保护层。清洁皮肤后,应选择带有滋润功能的皮肤保护用品进行涂抹。二甲硅油油膏、凡士林油膏、氧化锌油膏等产品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能够在皮肤表层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减少摩擦和潮湿对皮肤的伤害,同时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为预防压力性损伤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营养干预:提升皮肤愈合能力
营养干预在预防压力性损伤中同样重要。重症患者应通过肠内高营养及静脉高营养治疗等,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蛋白质,满足患者的机体需求。此外,维生素的补充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维生素A、C和E,它们能够刺激免疫、维持黏膜和上皮的完整性、增加胶原形成等。因此,重症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菜花、柑橘、猕猴桃等。在实施营养干预计划的过程中,要及时监测及评价其效果,包括伤口变化、体质指数、生化指标等,以调整营养支持方案达到最佳效果。
五、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度
健康教育在预防压力性损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压疮的风险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通过健康教育使他们更加了解压疮的危害,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预防工作中来。同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减压措施,如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等。这不仅可以提高预防效果,还能增强患者及家属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六、交接班与健康管理
交接班工作对于预防压力性损伤同样重要。医护人员应认真记录患者的皮肤状况、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等,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连续护理。质量管理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要保障。护士长每日对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病情,持续改进各项措施,督促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此外,组织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压疮知识学习。
七、结论
预防重症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定时翻身、使用减压器材、保持皮肤清洁与保湿、加强营养干预、健康教育和质量管理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帮助,让我们共同为重症患者的皮肤护理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柳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