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庞秋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主要症状包括长期慢性咳嗽、咳痰以及在活动时感到明显气促。慢阻肺不仅影响患者的肺部功能,还可能导致全身不良反应,如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因此,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日常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慢阻肺的日常护理方法,分为五大点进行阐述。
一、戒烟与避免有害气体吸入
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诱因之一,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气流受限。因此,戒烟是慢阻肺患者重要的日常护理措施之一。患者不仅要戒烟,还应避免接触二手烟,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接触工业粉尘、化学烟雾等刺激性物质。如果工作环境中有害物质较多,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对于已经戒烟的患者,应避免再次吸烟的诱惑。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坚定戒烟的决心。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也是日常护理的重要环节。
二、合理饮食与营养支持
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困难,往往食欲缺乏,导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然而,营养不良会进一步削弱患者的抵抗力,加重病情。因此,合理饮食与营养支持是慢阻肺患者日常护理的重要部分。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是修复和维持呼吸道黏膜的重要物质,如鱼、肉、蛋、奶等应适量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应每天食用。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来补充能量和营养素。在饮食过程中,患者应注意细嚼慢咽,避免呛咳和误吸。
三、适度运动与康复锻炼
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慢阻肺患者应根据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骑车、太极拳等。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以不感到明显气促为宜。除了有氧运动,康复锻炼也是慢阻肺患者日常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功能,改善肺通气。腹式呼吸时,患者应用鼻子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用嘴呼气,腹部下降。缩唇呼吸时,患者应用鼻子吸气,然后用嘴呼气,呼气时嘴唇应呈吹口哨状,使呼气时间延长。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家人应帮助其进行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避免气道阻塞。同时,保持受压部位干燥、清洁,适当进行按摩,预防压疮的发生。
四、心理支持与情绪管理
慢阻肺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病情。因此,心理支持与情绪管理是慢阻肺患者日常护理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家人和朋友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其积极应对疾病。同时,患者也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情绪。如果患者的负面情绪持续存在,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医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
五、病情监测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应学会自我监测病情。例如,每天记录自己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观察痰液的颜色、量和黏稠度变化。如果病情出现恶化,如呼吸困难加重、痰液增多或颜色改变等,应及时就医。此外,慢阻肺患者还应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六、结论
慢阻肺的日常护理在疾病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戒烟、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心理调适及定期病情监测,患者能有效控制症状,减缓病情进展。家人的支持与理解,以及患者自身的积极态度,同样不可或缺。遵循医嘱,科学护理,慢阻肺患者不仅能改善身体状况,还能增强心理韧性,享受更加充实和自主的生活。坚持正确的日常护理方法,让每一次呼吸更加顺畅,让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