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姗姗
你也许听说过“缠腰龙”“蛇丹”或者“蜘蛛疮”,其实这些说的都是带状疱疹,它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泡为特征,常伴有明显疼痛。带状疱疹是怎样发病的呢?如果你在儿童时期,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常会患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依然潜伏在体内神经节中,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下降,当病毒再激活就会引发带状疱疹。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该病虽然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主要就带状疱疹的相关知识展开科普。
1.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于潜伏在人体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后引起的皮肤损害。初次感染该病毒后,主要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隐性感染也就是病毒潜伏在体内,未引起任何症状,多发生于儿童;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如病毒感染、恶性肿瘤时,潜伏的病毒会再次激活,从而引起皮肤疱疹,当累及神经节时,会导致受累区域产生神经痛。该病具有传染性,带状疱疹病毒是该病的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例如接触带状疱疹患者时不小心触碰到水疱中的液体会发生直接接触传播;如果接触到了带状疱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贴身衣物、毛巾、餐具等,可能导致间接接触传播。我国人群对水痘-带状疱疹普遍易感,且随着年龄增长,该病的发生风险逐年升高,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
2.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出现轻微乏力、低热、食欲缺乏等症状,患者感到皮肤灼痛或神经痛,或无明显症状。发疹时患处先出现潮红斑块,然后很快出现大米到黄豆不等的丘疹,呈簇状分布,之后快速变为水疱;水疱内液体清亮,皮疹通常沿某一神经呈带状分布,呈单侧性。皮损通常伴随神经痛,且以老年患者的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多表现为烧灼感,可持续2~3周,老年患者持续3~4周。该病还可能引起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多发生于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3.带状疱疹的疼痛分级
疼痛是带状疱疹的危险信号,带状疱疹虽然不致命,疼痛却因人而异。在出现疼痛患者中,约2/3患者为中至重度疼痛,可分为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甚至撕裂样疼痛。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并发症,疼痛程度可达10级,通常会持续1月以上,也可持续几年。
4.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临床对于带状疱疹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可使用的药物种类较多,包括:①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是该病最常用的药物,可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需要在发疹后的24~72h内使用。常见的药物为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②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特殊类型带状疱疹,例如累及头面部的带状疱疹、疱疹性脑膜炎患者可以加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如甲强龙、地塞米松等。③镇痛药物:急性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采取镇痛治疗。对于轻中度疼痛的患者,可采取非甾体消炎药、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等药物;重度疼痛患者可采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如吗啡、羟考酮等。对于神经痛患者,可以采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药物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④神经营养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有助于促进受损神经元修复,改善患者的神经痛。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B12、甲钴胺等。⑤外用药物:局部用药可以促进皮损修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常用药品为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2%莫匹罗星软膏等。
5.带状疱疹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避免接触带状疱疹患者:由于该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中带状疱疹患者是该病的传染源。因此,带状疱疹患者需要采取隔离管理,避免与其接触,尤其是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
及时接种疫苗:最有效预防带状疱疹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接种合适的带状疱疹疫苗能有效降低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目前带状疱疹疫苗可以分为减毒活疫苗和重组亚单位疫苗,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接种合适的疫苗。
6.结束语
带状疱疹的发生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降低该病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促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