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加慧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习压力的增加,青少年近视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如何有效防治青少年的近视,已成为家长和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
近视的形成机制
近视,医学上称为“近视眼”,是指眼睛的屈光系统无法将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看远处模糊。青少年近视的形成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有近视,孩子患近视的概率会显著增加。研究表明,近视的发生与基因密切相关,尤其是眼球的形状和视网膜的发育。
环境因素: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近距离用眼(如阅读、看手机、玩电脑等),这会增加眼部的负担,尤其是长时间固定视距,导致眼睛疲劳,增加近视的发生概率。缺乏户外活动,眼睛得不到足够的远距离调节,也会加剧近视的发展。
近视防治的黄金法则
保持科学的用眼习惯
每40~50分钟休息一次:眼睛长时间盯着屏幕或书本时,眼部肌肉会过度疲劳,容易导致近视加深。建议青少年每40~50分钟进行一次休息,休息时可以望向远处,缓解眼部疲劳。
远近交替,适时放松:在读书和写字时,可以采取远近交替的方式。例如,每看15~20分钟的近距离物体后,可以望向窗外的远处,至少休息10分钟,帮助眼睛调节焦距,放松眼部肌肉。
保持正确的坐姿:不论是看书、写字还是使用电子设备,正确的坐姿非常重要。应避免低头或过度倾斜,保持眼睛与书本或屏幕的距离为30~40厘米,避免因姿势不当造成眼睛负担。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充足的阳光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刺激眼睛分泌多巴胺,这有助于抑制眼轴过度拉长,减少近视的发生和加深。每天至少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光线明亮的时段,可以让眼睛得到更多自然光的照射。
远距离视觉调节:户外活动使眼睛能够调节远近焦距,有助于眼睛的健康发育。青少年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室内,尤其是光线较差的环境中。
多参与户外运动:通过参与跑步、足球、篮球等户外运动,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也能有效放松眼部肌肉,缓解眼疲劳。
保证充足的睡眠
每晚睡足8小时:青少年应保持每天至少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过程中,眼睛和大脑都得到充分休息,这有助于减缓近视的加深。
定时作息,避免熬夜:青少年应养成定时作息的习惯,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熬夜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使眼睛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加重视力问题。
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
限制使用时间:非必要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必须长时间使用,应该遵循“20-20-20法则”,即每20分钟看一次远处,至少看20秒,帮助眼睛放松。
避免低头使用手机:低头看手机时,眼睛和屏幕的距离过近,且头部姿势不自然,容易导致视力问题。青少年使用手机时,应该保持合适的视距,并定时休息。
定期检查视力
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青少年应每半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特别是在学业繁忙、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及时发现视力变化可以有效避免近视度数迅速增加。
矫正视力:如果青少年已经出现了近视症状,应及时到专业眼科医生处佩戴眼镜或进行其他视力矫正。戴上合适的眼镜可以减轻眼睛的负担,防止近视度数的加深。
家长的责任:共同关注视力健康
青少年的视力健康不仅仅是孩子个人的责任,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同样重要。家长不仅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持充足的光线,避免昏暗环境下用眼,还需定期检查孩子的用眼习惯,提醒他们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鼓励参与户外活动。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并合理控制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共同维护孩子的视力健康。
青少年近视的防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用眼方式和充足的户外活动。通过合理的用眼、增加户外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及定期检查视力,家长和青少年共同努力,保护眼睛健康,减少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每个人的眼睛都很宝贵,保护视力,就是保护未来。让我们从今天做起,注重青少年的眼睛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作者单位:寿光市羊口中心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