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血栓抽吸装置问世,心脏支架被淘汰?
2016-10-26 来源: 阅读量:3684

血栓抽吸装置问世,心脏支架被淘汰?

编辑/刘昭

流 言

近日,网络上热传一个视频,说2016年7月1日起,台湾长庚由美医院发明一项新技术,可将血管内沉淀物吸出来,再也不用放支架了。这是真的吗?

真 相

机械式的抽吸装置及系列技术,其实部分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但是对于完全闭塞的血管,钙化得连导丝都穿不过去,以上所有的理论全部变成浮云,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搭桥。

首先科普一下,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是个血栓抽吸装置。动画演示的好像是急性心梗病人发生的血栓模拟图像,这个沿导丝在血管内部旋转的就是血栓抽吸装置。它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导丝先穿过去,二是血栓柔软到能吸出来。

血栓,可以是从心脏某处脱落的,也可能是因为堵塞而凝固的。对于血栓,抽吸装置分两种:一种是手动的,一种是机械的。

目前,国内医院在抢救急性心梗时多数都用手动的,简便快捷,比图示那个装置易于控制。最大的好处是结合抽吸时的手法,很少将血栓捅向远端。而这个机械性的正如图示,将不少血栓捅向了远端,容易阻塞前方血管。在指南中,对这种机械的推荐力度不大。

同时,对没有急性心梗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尽管血管狭窄到80%以上,但并无这种新鲜血栓存在,多是依附在血管壁上钙化的斑块所致,很硬而且不规则,这种装置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图示把此技术描述得很先进,而实际上,国内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已应用了很多年,技术确实在不断改进,但并不存在这样一种代替支架的“新技术”。

简单来说,一个主要针对血栓,一个主要针对狭窄,从两个方面处理病变,互相无法取代。这个视频并没有被完整地翻译出来,只截取了其中的一部分,完全是在忽悠老百姓。普通老百姓分不清血栓和动脉粥样斑块的区别,视频中的抽血栓以为抽的就是斑块,抽完不用放支架了。斑块怎么能抽得动?只能说这是一则自导自演的恶意谣言!

视频中一个演示的动画效果,看起来清理血栓和斑块就如同进了流水线一样,方便、快捷、高效。很多人为此到心脏门诊咨询,是不是支架和搭桥已经淘汰了?这真是让支架莫名地背了黑锅。

上图中的系列技术,其实部分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从远期来看,此类技术一旦成熟,代表着趋势。但是目前所看到的宣传中往往有所夸大,存在美化新技术,丑化成熟技术的感觉。

只能说,在初期阶段,这还是一个理论。将来确实有可能实现,或许还是不久的将来。比如癌症,人类在不断地认识,一旦有了理论依据,或许有一天就被攻克了。

但是,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对于完全闭塞的血管,钙化得连导丝都穿不过去,以上所有的理论全部变成浮云,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搭桥。而对于这些知识,此类视频不会全面阐述,很多人也看不懂。

这么多年来,在医学领域很多人还是推崇“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但凡是发现带有外文的医学资料,总以为是国外的好东西。追根溯源,还得要“归功”于——谣言。■

(本文转自“老沈说事”微信公众号)

烤冷面烧不透说明了什么?

文/ 阮光锋

喜欢吃烤冷面的人都喜欢冷面那劲道的口感,有嚼劲,这主要是由于面筋的作用。面筋是一种富有粘弹性的粘糕状筋力物质,它的分子结构比较复杂,是一种由二十多种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非极性的醇溶蛋白和极性较大的谷蛋白。

这条传言的实验中用高筋面粉洗出的湿面筋作为“对照组”,进行了种种对比,但筋道的冷面皮和面筋并没有多少可比性。

面皮的口感离不开其中的面筋成分,但它本来也不是由纯面筋做成的。事实上,在冷面制作时,面筋也不是越多越好。有研究发现,面粉筋力太强,做出来的冷面偏硬,压制冷面时也不顺畅,容易起泡。

在流言中,实验者对冷面片进行了高温烧灼,并描述了这样几种现象:冷面片“烧不透”,“灰烬很黑”,产生略微臭气和“烧焦味”。但所谓的“1500度烧不透”其实只是巧妙地蒙蔽了读者。实际上,在另外一张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面皮被烧出了一个很深的洞,之所以没有烧透,其实只是因为所用的面皮比较多、比较厚罢了。

至于燃烧时的气味,用这种方法判断食品成分也太过主观。所有的蛋白质在燃烧时都会产生一定的气味,但并不是一定会闻起来像“烧头发”。不同的成分组成、不同的燃烧条件下,气味都会有差异。

传闻中还说,冷面中加入了化工原料“硼砂”。实际上,这种可能性极小。由于硼砂存在一定致癌风险,我国早就禁止使用硼砂了,而且现代食品工业中能够替代硼砂的添加剂也很多,商家们完全没有必要冒着被执法的风险去用。

综上所述,这条流言中对烤冷面进行的“实验”并不科学,选择的对照也有问题。它无法说明冷面“不含面筋”或是使用了有害物质。路边摊食物确实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但原文中的实验不能作为证明烤冷面有害的依据。■

(本文转自“阮光锋”微信公众号)

补充维生素C能预防感冒?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罗伯特·道格拉斯和赫尔辛基大学的哈里·赫米拉对以前的55项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发现,一个人即使每天补充2克维生素C——比医生建议的剂量超出33倍,该感冒还是会感冒。并且维生素C来源广泛,正常人不必特意服用。文/“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馋人的蟹黄不能吃了?

螃蟹是否安全首先要看其生长水域,如果在良好水域生长,螃蟹的重金属含量微乎其微。但总体而言,水产品特别是河鲜海鲜类一直是受环境污染较多的食物类别。因此,膳食指南不提倡多吃,每天只建议食用40—75克的量。文/科技日报

指甲上的月牙越多越好?

指甲上的月牙学名半月痕,只与指甲的生长速度有关。有些人可能因为先天的甲基比较靠后或指甲的生长速度较慢等原因使月牙羞涩地躲起来不肯露面。所以说,只有看不见的月牙,没有不存在的月牙。指甲上的月牙大小、多少,与我们的健康并无多大关系。文/“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发布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行动计划
新一代国产通用CPU发布!性能接近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将迎首批新生,有哪些培养特色?
推荐阅读
2025年6月“科学”流言榜:苦瓜是“天然胰岛素”?睡觉时开风扇比开空调更健康?
2025-06-30 北京科技报
科技小记者走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丨动物与人类生态共链,科学家铺就保护基石
2025-06-20 北京科技报
中国航天多个“第一”,都与一个名字紧密相连
2025-03-17 人民日报
北京中小学将开设AI通识课!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方案出炉→
2025-03-10 北京日报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