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吕浩然
从转基因三文鱼自身的食用安全性上讲,首先FDA使用了与其他非转基因食品相同的评价标准,包括营养结构、毒性、药品残留等项目,在这些标准的限定下得出转基因三文鱼安全的结论是科学合理的,这叫做实质等同原则。
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批准了美国AquaBountyTechnologies对于全球首例转基因食品动物——转基因三文鱼的申请,这一标志性的时间点距上一次FDA宣布转基因三文鱼不会对人体健康及环境形成威胁已经过了五年时间。
审批过程漫长且严谨
从证明转基因三文鱼的安全性到批准其养殖、上市销售,FDA用了五年的时间让转基因三文鱼“上了台面”。人们对这一过程的长短反应各不相同:支持者表示,在已经明确转基因三文鱼安全性的前提下仍花费五年的时间,中间或许出现了诸如政治干预等障碍;而反对的人则一如既往地对其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危害性等方面表示怀疑。
2010年,FDA就已经声明这种转基因三文鱼“和传统三文鱼一样安全,可以肯定的是人们不会因食用而带来危害”。转基因三文鱼里添加了一个来自另一种大洋鳕鱼启动子的大西洋三文鱼的生长激素基因,以实现全年当中生长激素水平不降低,但最终鱼肉里含有的生长激素含量不会比普通大西洋三文鱼更多。
2012年12月,FDA再发评估报告。此次参与这份评估草案的还有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局和美国农业部。报告结论称:即使转基因三文鱼可能逃逸、繁殖、建立种群,对大西洋三文鱼或人类利益带来危害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低。初步认证美国生物技术企业AquaBountyTechnologies的转基因三文鱼对环境没有危害。
而此次FDA对于转基因三文鱼繁殖销售的申请则显得更加谨慎与重视。
FDA兽医学中心主任Bernadette Dunham博士表示,FDA对于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递交的有关转基因三文鱼申请的资料数据进行了彻底的分析评估,断定这些数据资料满足管理机构对于相关申请的要求,并最终得出以转基因三文鱼为原料的食品可以安全食用的结论。
基于对科学结论的综合分析,FDA确认转基因三文鱼满足联邦食品、药品及化妆品法案中关于食品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法定要求,这其中要求申请发起人需要满足一系列要求,包括证明转基因三文鱼作为食品是安全的、基因重组对于鱼类本身也是安全的、转基因三文鱼正如申请人声称的那样长势更快等,FDA还召开了一个兽医咨询委员会会议对此次的申请进行了充足的科学审议。
此外,FDA还确定转基因三文鱼在食用安全性、营养价值以及营养结构上与养殖的非转基因三文鱼并无差别。但FDA兽医医学中心的高级政策分析师Laura Epstein说,通过许可花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它尚属首次。“对大多数第一次出现的产品,我们都非常谨慎。”
FDA指出,审批批准转基因三文鱼仅可养殖在加拿大、巴拿马两地建设在陆地上并配有孵卵设施的贮水池内,并没有批准转基因三文鱼在美国本土繁殖。
不过,即使在FDA已经批准了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申请的情况下,前者仍将继续对生产商和生产设备进行监管,并对防止转基因三文鱼流入自然环境的物理遏制设施进行监察。这就意味着,加拿大以及巴拿马政府也需要一直对其进行管控。
科学界赞赏FDA的审批决定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作为我国淡水鱼类方面的专家,领导开创了我国鱼类基因工程研究。对于此次FDA对于转基因三文鱼的审批结果,朱院士表示并不惊讶:“实际上,加拿大的科学工作者在1989年就开始了转基因三文鱼的基因改造工程,距今已经二十多年。而随后美国的公司对加拿大的这项技术进行了收购,在美国进行了成果转化并最终报批,所以今天的结果是长时间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
从环境安全的角度,朱院士告诉记者,首先,FDA仅批准了转基因三文鱼的陆地化繁殖,这样就确保了转基因三文鱼不会进入野生环境。
其次,FDA还限制了转基因三文鱼在大范围的推广养殖,而是将其限定在了巴拿马。朱院士介绍,三文鱼需要冷水养殖,巴拿马较高的地势致使当地气温相对偏低,而周围的温度相对要高,一旦出现了转基因三文鱼外逃的情况,“逃犯”也会因为温度的原因而不能生存。
“而且这些转基因三文鱼都是三倍体,从生理方面讲本身就不能繁殖,这也从根本上杜绝了转基因三文鱼侵入自然环境的可能。”朱院士补充道。
而从转基因三文鱼自身的食用安全性上讲,首先FDA使用了与其他非转基因食品相同的评价标准,包括营养结构、毒性、药品残留等项目,在这些标准的限定下得出转基因三文鱼安全的结论是科学合理的,这叫做实质等同原则。“所以FDA判断转基因三文鱼安全可靠的结论并批准其上市是合理、正确的。”朱院士说。
普渡大学动物科学系遗传学教授威廉·缪尔指出,目前的做法是以野生捕获的三文鱼作为食物来源,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海洋已经处于过度捕捞的状态。这种三文鱼产品提供了一种安全而可持续的替代选择,并且打开了利用生物技术工具改善美国食品制造业的机会之门:以更多的物种、以更多的方式帮助我们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
奥本大学教授雷克斯·邓纳姆认为,FDA 的这一裁决非常重要,它让水产养殖业变得更多产、更高效。随着地球人口日益增多,人们对蛋白质的需求、对鱼类的消费越来越多,这样的技术也显得越发重要。使用尽可能少的操作来提高产量和效率也十分重要,而基因工程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工具。从环境学角度来看,这项技术的合理使用能帮助减少对野生三文鱼群体的生存压力。
反对转基因鱼缘于对这项技术不了解
Aqua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的技术部门在普通三文鱼里转入了来自奇努克三文鱼的基因。这个基因负责合成生长激素,而它则是由另一个来自大洋鳕鱼的基因激活。产生的生长激素和大西洋三文鱼自己的激素在化学组成上完全一样,只是基因调控方式有差异。这种基因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的,基因显化所产出的生长激素仅是一种含量微乎其微的蛋白质,在一毫升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仅在几个纳克的数量级上,在加工、烹制的过程中,还会存在着流失和失活现象,人体摄入的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即使食用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探讨转基因安全性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看转的是何种基因。”朱院士强调,其实我们可以将转基因三文鱼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杂交鱼。如果说鱼的杂交是让两种不同鱼的全套基因进行混合,而转基因技术则是将某一个基因片段,如此次植入的生长激素的基因,使其与全套基因进行杂交。
人们总是会怀疑强制植入基因的转基因动物的安全性问题,对此朱院士解释道,“转基因同杂交一样会经过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一旦转基因出现问题,那么动物本身就不能存活,基因整合的随机性使得植入基因随机与被植入的全套基因进行组合,在组合的过程中不符合要求的自然就会被淘汰。也就是说,转基因后首先经过了人工选择,同时自然选择当然也在发挥作用,因此转基因没有所谓违背自然的问题”。
公众对于转基因的敏感并没有很好的科学依据,朱院士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比方:如果这次是用两种三文鱼直接杂交,假设上万个基因一起进行杂交结果产出了一种新的杂交三文鱼,也具有快速生长的特性,那么人们则不会对其产生任何抵触情绪。但是仅将一个基因片段进行杂交,就是我们所说的转基因,人们就会对其非常敏感、甚至是反感。同样的原理因为公众对于转基因基础知识的缺乏以及一些“反转者”的煽动而产生了不同的态度,这或许也是一种讽刺。
基于对客观事实的了解去判断对错本无可厚非,可一旦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下结论未免有失偏颇。
借用FDA最新的对于一些民众、学者要求强制标识转基因三文鱼的回应:“要求标识转基因的请愿并未提供充足的证据来证明,来自转基因作物的食品与来自传统的非转基因食品在任何有意义或者共有特性方面是不同的;也并未提供充足的证据证明这些来自转基因作物的食品与传统培育技术获得的食品有更大的安全隐患。”或者,有一句话FDA没讲出来:两种相同的事物为什么要用标识区分开来?别逗了。
美国先行一步 中国何去何从?
在获悉美国批准转基因三文鱼上市之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姜韬表示:“美国政府继批准转基因苹果后,又批准了转基因三文鱼,无疑再次宣告转基因的安全性是确定的。美国又一次占据了产业的制高点,留给中国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我们应当机立断将自己的转基因技术商业化!”
其实我国的鱼类转基因技术起步甚至还要早于西方,由朱作言带领的研究团队早在1983年就已经将重组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鲫鱼受精卵,获得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鱼。朱作言介绍,传统的鲤鱼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成熟,而我们将草鱼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了鲤鱼的身上,将鲤鱼的成熟时间缩短为1年,节省了各种养殖成本。1990年的《纽约时报》称,中国这项研究领先美国3年。
但是这种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鱼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萧然搁置,对此朱作言仍存有遗憾:“科技工作者很多时候产生了一个创新,需要政府的推动、企业的介入、公众的接受度等诸多条件才能最终将技术转化为成果并进行推广”,转基因鲤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了中试,通过了生态安全、营养安全等方面的评估,从安全性上已经“够资格”。
“但是那时候研究人员并没有与企业积极地沟通,那时的企业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让这个项目落地,这就导致了转基因鲤鱼的搁置。”朱院士肯定了今天FDA的做法同时也指出:从加拿大技术的突破,到随后美国公司对技术的收购、转化、报批,以公司的角色同FDA打交道,一系列程序非常有“套路”,这种熟稔的模式正是我国所缺少的。
2002年,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实施,转基因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和上市管理趋于严格,而舆论压力也更大,转基因黄河鲤鱼失去了最好的获得上市的机会。
我国的转基因技术水平在总体上随仍处在追赶的水平,美国仍占据了世界主导的位置。但我国在水稻、玉米等作物上具有很好的技术储备,很多品种非常有特色,在一些方面我们并不输给发达国家,或许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不是停留在舆论争执的阶段,而是大力推动技术应用以造福百姓。■
TIPS:美国已经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品种包括苹果、马铃薯、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甜菜、苜蓿、木瓜、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