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我国每10秒就有1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2015-05-27 来源: 阅读量:7913

我国每10秒就有1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在第五届“5·18血管健康日”上,心血管病学专家胡大一介绍,据估算,我国每天心脑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10秒就有1个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3》显示,在中国,最致命的两种疾病是卒中和冠心病。

建议公众进行定期血管健康检查,根据自身所面临的动粥疾病危险,从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入手对自身健康进行管理。□文/人民日报

点评:10秒……
 

北京吸烟现状调查结果发布:烟民419万 人均日吸近15根

5月20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发布对全市吸烟现状调查结果。2014年,北京市成人现在吸烟率为23.4%,由此推算,北京仍存在419万“烟民”。现在,每日吸卷烟者平均每天吸烟14.6支。但是,这一数字已比6年前下降4个百分点,说明北京实施新的控烟法规具有较好的基础。

此外,北京市有1000多万人受到二手烟危害,从事室内场所工作的成人在工作场所二手烟暴露率为35.7%。这一数字主要揭示过去30天内、该场所有人吸烟的概率。□文/新京报

点评:烟禁了N年,没啥效果。管是管不住的,还得靠烟民自觉。
 

我国目前抑郁症患者超2600万 仅一成接受药物治疗

目前中国患有抑郁症的人超过2600万,仅一成接受药物治疗。近日,智慧改变育儿生活论坛上,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专家表示,心理疾病已经成为我们身边的重要疾病。

中国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3%到5%,其中可能自杀的抑郁症患者约为10%到15%。而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接受相关药物治疗的人不到10%。药物被认为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途径,但很多人不愿意吃药,认为吃药有副作用,但相比抑郁带来的危害,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文/新华社

点评:心理和身体一样也会生病,现在对这方面的科普还很不足。
 

雾霾天会让人变得消极

人们普遍认为,天气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近日,广州暨南大学刘敏等学者的一项研究证实了人们的猜测。研究成果发表在英文期刊《社会科学》上。

研究显示,雾蒙蒙的天气确实会导致消极情绪,如抑郁和焦虑;情感和性别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明显;女性对消极情绪状况的反应时间比男性长;消极情绪的反应时间明显长于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雾霾天气确实导致了部分工作效率低下。□文/《社会科学》杂志

点评:天气不好的时候想点办法刺激下自己吧,不要被生理上的反应打倒了。
 

研究发现细胞“返老还童”关键机制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裴端卿和秦宝明实验组发现了细胞在结构上“返老还童”的关键机制。5月18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

细胞在饥饿等胁迫条件下会主动降解自身细胞质组分,这一过程被称为“自噬”。此前有研究认为,自噬在重编程早期发挥关键作用。但最新研究发现,自噬对重编程非但不是必须,反而起阻碍作用。这项研究将拓展对糖尿病、癌症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代谢疾病中细胞重塑如何影响细胞命运的认识,从而为寻找新的治疗手段提供有力依据。□文/科技日报

点评:每一个进展都给人们对抗疾病增加了一份信心。
 

“隐性饥饿”威胁居民健康 应养成科学搭配营养习惯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介绍,据卫生部门监测统计,我国居民在营养过剩的人群中存在“营养不足”的问题,细胞隐性饥饿已经威胁着我国居民的健康。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有40多种,这些营养素在体内协同作战,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有些营养成分过度摄入;另一方面,很多微量元素缺乏。在营养学上,把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叫做隐性饥饿。很多慢性病的发生都是由此形成的。建议公众养成科学的营养搭配习惯,降低由此造成的危害。□文/人民日报

点评:每天吃的都不少,却没吃到什么营养,难怪瘦不了!
 

断言功效保证治愈 广东省工商局曝光严重违法广告

近日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其官网将2014年下半年查处的22家电视、报纸和互联网媒体以及5家企业以印刷品形式发布的38个严重违法药品、医疗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广告进行了公告。

其中,药品类广告涉及出现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以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等;医疗服务类广告涉及发布疾病名称以及保证治愈的内容等;食品类广告涉及出现易与药品混淆的内容等;医疗器械类广告涉及出现使用他人名义做保证或者以暗示方法使人误解产品效用的内容等。 □文/科技日报

点评:我爸妈的退休金全都“捐”给这些骗子了,真的很无奈。
 

叶酸让高血压患者脑卒中风险降低21%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脑卒中。中国高血压患者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普遍升高,这种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12-28倍。中国学者将这种伴有Hcy水平升高的高血压称之为“H型高血压”。我国3亿高血压患者,H型高血压约占75%。

近日,“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团队发布了其最新研究成果:降压药辅以叶酸能更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使用“依叶”(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相比单纯使用其他降压药,额外多降低脑卒中风险21%,H型高血压人群获益会更大。□文/新华社

点评:研究结果有意义,但能应用到现实还需要很久吧。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要闻关注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揭秘“地下东六环”:北京首座地下立交挖出“十车道”
爬坡、过坎、拐14个弯!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还“卷”啥?
2027年底北京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
推荐阅读
总台发布2024年度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
2024-12-24 央视科教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第七届一次理事会在京召开
2023-02-15
超级蓝血月等入选一季度最受网民关注科学事件
2018-07-11
除颤器无人机比救护车更快抵达
2017-06-19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