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科学传播 弘扬科学精神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融媒矩阵
  • 人民号
  • 科普号
  • 北京号
  • 微博号
  • 头条号
  • 腾讯号
  • 百度号
  • 央视频号
  • 抖音号
  • 微信号
QR Code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北京花粉浓度持续高位运行,专家解读夏秋过敏高峰何时结束——
2025-09-17 来源:北京科技报 阅读量:4868

喷嚏连连不止

双眼痒到发红

鼻涕流个不断

……

对于过敏人群而言

秋天的折磨

有时甚至胜过春天

据“花粉监测预报”小程序显示,近期,北京市各区气象局监测站花粉浓度持续处于“高”或“很高”级别,目前高峰期仍在持续。

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服务首席尤焕苓告诉记者,今年夏秋季致敏花粉开始期出现在7月底8月初,高峰期在8月下旬到9月上中旬,预计将于9月底、10月初逐渐降低结束。

▲9月15日截图(花粉健康宝)

花粉季的致敏“元凶”是什么?

北京地区花粉过敏高发期通常为春季和夏秋季两段。春季高峰期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致敏原以柏科、杨柳科、松科、白蜡、银杏、桑科等木本植物花粉为主。夏秋季高峰期则出现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前后,致敏原主要为草本植物花粉,包括葎草属、蒿属、藜科和苋科等杂草。

▲蒿属植物

▲藜科植物与藜科花粉

▲桑科葎草

值得关注的是,夏秋季致敏花粉多来源于野生的草本植物,其中以藜科(俗称灰灰菜)、菊科蒿属(如黄花蒿、沙蒿等)、桑科葎草(俗称拉拉秧)三大类为主。它们的花粉以不易察觉的方式飘散在空气中,极易诱发过敏反应。

▲电镜下的花粉动图

与春季花粉不同,夏秋季的花粉颗粒更小、致敏性更强,更易引发过敏症状。尤焕苓提示,公众在查看夏秋季花粉监测数据时,不仅要关注浓度数值,更应关注其对应的等级。需要注意的是,春季与夏秋季的花粉等级划分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春季花粉颗粒浓度超过400粒/千平方毫米才属于“高”等级,而在夏秋季,花粉颗粒浓度超过150粒/千平方毫米就已达到“高”等级标准。

▲花粉浓度等级划分:左侧为春季-木本植物花粉浓度划分,右侧为夏秋季-草本植物花粉浓度划分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李俊曾指出,蒿属植物是秋季花粉过敏的“元凶”,如黄花蒿、艾蒿、大籽蒿等物种致敏性较强。这些花粉体积小、重量轻,可随空气长距离传播。在秋季,蒿属植物尤为活跃,致敏性极强,部分敏感人群即使少量接触也可能引发严重过敏反应,如哮喘或过敏性结膜炎。

花粉过敏与天气有关吗?

“植物的开花和花粉的传播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温度、降水、风、湿度等因素均会对花粉的传播和浓度的高低产生影响。”尤焕苓解释道。晴朗、微风、干燥的天气有利于花粉生成和传播。多数植物花粉的传播与风速呈正相关,与空气湿度呈负相关。中雨(雪)以上降水、7级以上大风,以及白天不足5℃的气温,对花粉均有明显清除和抑制作用。

近年来,“雷暴哮喘”现象也备受关注——即在花粉季的雷暴天气期间或之后出现的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现象。近日,北方多地在雷雨结束后,出现多例市民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类似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

据中国天气网报道,雷暴哮喘的发生机制复杂,除雷暴天气本身外,还涉及致敏颗粒物、易感人群、环境及其他气象因素。通过对既往雷暴哮喘事件的分析发现,雷暴哮喘的易感人群多为花粉过敏患者,少数为真菌孢子过敏者。雷暴过程中,大量花粉被狂风卷至云层,受潮后分解为直径仅数微米的细小碎片,随后被气流带回地面。这些更小的花粉颗粒更易进入人体下呼吸道,从而引发急性哮喘。

▲2025年9月13日20时—9月14日20时北京花粉浓度实况

如何应对花粉季?

尽管目前正处于夏秋季花粉高峰期,但花粉过敏仍是“可防可控”的,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减少暴露。

尤焕苓提示,根据监测数据,每日花粉浓度高峰期相对集中。大多数植物在上午9-10点开始散粉,花粉浓度逐渐升高,一般在下午2-3点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但花粉浓度也受局部环境影响:例如在郊区软质地面(如土壤)上,花粉沉降后不易再次飘起;而在城市硬质地面上,沉降的花粉可能因热空气上升而再次悬浮,形成花粉浓度的第二个高峰,通常出现在晚上7-9点。

此外,秋季花粉主要来自野生杂草,易敏人群应减少爬山等户外活动,尤其避开野生植物密集的区域。“看天出行”同样重要——降雨对花粉有沉降和清除作用,雨后短时内花粉浓度回升较慢,但小雨或分散性降雨的沉降作用并不明显。因此,敏感人群要特别关注花粉实况及预报信息。

过敏人群外出时,最好佩戴鼻腔过滤器或口罩进行鼻部防护,佩戴护目镜对眼部进行防护。若外出接触到了较多过敏原,回家后可进行鼻腔清洗。

在花粉浓度高峰期,可通过“花粉健康宝”小程序、“花粉监测预报”公众号、“气象北京”微博及每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获取花粉监测预报提示,及时做好防护。

为提升花粉预报服务的精准度,目前在人工观测基础上增设了全自动观测仪器。尤焕苓表示,随着监测点位的增加和数据支持的强化,期望未来对易敏人群提供更细致、科学的健康防护指南。

▲花粉浓度等级及相应的过敏风险

夏秋花粉过敏季何时结束?

按照常规预测,夏秋季花粉浓度趋高的状态将持续到9月中下旬。一般在9月下旬,如遇到寒潮或明显降温,植物会因低温“打击”而枯萎,花粉产生减少,浓度随之下降。进入10月上中旬,气温逐渐走低,加之强冷空气的频繁来袭,夏秋花粉季将逐步结束。

参考资料:

1.科普时报丨花粉过敏“卷土重来”,8月下旬“疯狂输出” 秋天的花粉为何致敏性更高

2.中国天气网丨秋雷一响,花粉“狂飙”,健康防护要做好

来源:北京科技报

撰文:记者 李晶

典赞时刻·2024首都科普年度榜单发布
2024年我和妈妈学科学
医路·新青年:述说新时代首都青年医者故事
要闻关注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北京篇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纪实
北京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开课!覆盖1400多所学校
2025年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启动式盛大启幕 开启科普“全月深耕” 新征程
推荐阅读
北京花粉浓度“爆表”,“过敏星人”难熬,来看协和专家支招
2024-03-26
QR Code
扫码分享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