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舒茜
儿童活泼好动,在成长过程中,跌倒几乎是难以避免的。然而,家长切不能轻视儿童跌倒这件事,它可能隐藏着不少需要我们关注的信息。
大部分儿童跌倒是在玩耍过程中发生的。比如在跑跳、追逐或者攀爬的时候,由于平衡掌握不好或者被障碍物绊倒。家具的边角、不平整的路面、玩具散落一地都可能成为孩子跌倒的诱因。而在住院期间,儿童跌倒的事情很常见。住院儿童跌倒这一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对于生病的孩子来说,跌倒可能会加重病情,带来额外的伤痛,因此了解相关知识十分关键。
一、跌倒的原因
环境因素:病房内的物品摆放不当、地面湿滑、病床高度不合适、没有防护设施等都可能导致孩子跌倒。比如卫生间如果有水渍未及时清理,孩子行走时容易滑倒。
孩子自身因素:孩子在生病期间身体虚弱、体力不支,疾病和治疗手段也会增加跌
倒的风险。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使得他们在行动时无法保持稳定。比如,使用了某些镇静类药物的孩子,可能会在起床或行走时突然失去平衡。
医疗设备与管线:各种医疗设备的管线,如输液管、引流管、心电监护仪器导线等,如果没有妥善固定和整理,可能会缠绕孩子的脚,导致其跌倒。
二、预防跌倒的方法
熟悉环境:在孩子入住病房后,医护人员会讲解病房的环境设施,需要尽快熟悉病房的布局,包括卫生间、呼叫铃的位置等。了解病房内哪些地方可能存在危险,如墙角、电线等。
保持环境整洁:保持病房地面干燥,若发现地面有水渍或污渍,不要在病房内随意丢弃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合理使用防护设施:病床周围有防护栏,要在孩子休息或睡觉时将防护栏拉起。如果
需要暂时离开病床,一定要确保防护栏是拉起状态。对于年龄较小或行动不便的孩子,在需要移动时可使用轮椅或担架,并确保安全带或约束装置固定好。
注意孩子穿着:给孩子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衣物过长、过大影响孩子行动。鞋子要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避免穿拖鞋在病房内走动。
管线管理:医护人员应妥善固定和整理医疗设备管线,避免其垂落到地面或孩子活动的区域。可以使用管线固定夹或收纳袋等工具。
加强看护:孩子在病房内活动时,一定要有家长或专人陪同。特别是在孩子起床、上厕所、在病房内行走等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行动,给予其必要的搀扶和帮助。注意:不要留孩子一个人在病房。
三、跌倒后的处理
如果不幸发生孩子跌倒的情况,家长和医护人员要冷静应对。先不要急于扶起孩子,
观察孩子有无明显的外伤,如出血、擦伤等。同时,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看是否有昏迷、呕吐、异常哭闹等表现。如果只是轻微擦伤,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清洁和消毒处理。但如果出现严重情况,如骨折、头部受伤的迹象,不要随意搬动孩子,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另外,家长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告诉孩子哪些行为可能会导致跌倒,比如在湿滑的地面奔跑、在楼梯上打闹等。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自己意识到危险,也是减少跌倒发生的重要一环。
总之,预防住院儿童跌倒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通过跌倒原因的了解、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及正确的应对方法,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跌倒给住院儿童带来的伤害,帮助他们顺利康复。关注每一个细节,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住院环境。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二医院天府医院四川省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