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更多信息请下载APP

中国第四艘航母快来了!来看“海上霸主”航母百年发展史

来源:北京科技报    发布日期:2024-03-09 13:15:29   阅读量:0

外界高度关注中国第四艘航母在建的情况,有评论猜测迟迟没公布详情,是不是在技术上遇到了“瓶颈”。对此,在全国两会期间,海军政委袁华智接受相关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建航母中没有技术瓶颈。至于第四艘航母会不会采用核动力,他则表示“很快会公布”。

从2012年首艘航母辽宁舰交付海军,到2024年两会期间我国第四艘航母传来新消息,中国的航母梦已逐步实现。航母为何被称为“海上霸主”?超级航母有哪些优势?

此前,首都科学讲堂曾邀请《现代舰船》杂志主编崔轶亮讲解关于航母的知识,来让我们一起回顾超级航母背后的百年发展史。

640(10)

主讲嘉宾:

崔轶亮

《现代舰船》杂志主编

中国科普作协国防科普委员会会员

航母的诞生

航母诞生之前,海战就已经是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形式,当时海战的主角是大舰巨炮,比如说战列舰的主炮口径都是300毫米以上。大舰巨炮时代的海战在一战时期已经发展到巅峰。但是,它有几个局限,限制了海上战争往更高的方向发展。

640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海战属于大舰巨炮时代(供图/崔轶亮)

大舰巨炮的局限是交战距离比较短。舰炮的口径如果超过500毫米的话,船就很难装了。这个限制之下,巨炮的口径限制了它的装药量,装药量限制了射程,结果就导致大舰巨炮基本上都只能在人类视距之内作战。

第二个局限是战场是平面的,是一个二维空间。上面这幅绘画作品展现的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列舰之间的决斗,发生在一战期间的日德兰海战。这场海战交战的烈度已经达到空前的程度,但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尤其是航母诞生之后的视角来看,你就会发现这场仗确实也是一个小场面。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实现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后几经发展,飞机的实用性有了发展,可以用飞机去运输乘客。在军事领域,飞机可以做侦察活动。最早想到要将飞机跟军舰结合的人是美国人尤金·伊利,他最早在军舰上试验了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3

▲1910年11月14日,尤金·伊利从轻巡伯明翰号上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飞机从军舰上起飞(左);1911年1月18日,伊利又从重巡宾夕法尼亚号完成了首次降落(右)(供图/崔轶亮)

但是这两个划时代意义的航空试验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美国海军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反而是一战的英国有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当时,从德国本土起飞的飞艇已经可以轰炸伦敦。英国决定用水上飞机把德国的飞艇拦截下来,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军事作战的需求。因为有这个需求,让英国最早开始试验将飞机和舰艇结合。但是,英国人很快就发现水上飞机的浮筒会增加很多的阻力,导致飞机一旦遭遇了地面起飞就占不到上风。

很快英国人就想到在大型舰艇上装备有起降轮式的飞机。最早,英国人就在一个拆掉主炮、前后都铺了甲板的巡洋舰上进行试验。试验采用的是当时英国最好的战斗机,试验发现飞机起飞问题不大,但降落的问题非常大。因为降落的距离短,不能保证飞机在有限的降落跑道上停下来,致使试验中有的飞机撞上了舰艇上的烟囱,还有的飞机栽到水里。

为了能让飞机在舰艇上降落,英国人尝试了一切可能想到的办法,甚至让一群人跑着用绳子拽住飞机。后来用沙袋在甲板上安装了阻拦索。飞机上再设计一个小钩子,降落的时候,钩住阻拦索就可以停下来。这就是现在航母上普遍使用的阻拦索雏形。

4

▲为了能让飞机在舰艇上降落,英国人甚至想到了一群人跑着用绳子拽住的办法(供图/崔轶亮)

经过多次试验,英国人明白要让飞机安全地在舰上能起飞和降落,必须要保证甲板的长度。1918年10月,第一艘具有全通甲板特点的航母百眼巨人号诞生了,它由一艘远洋客船改造而成,绰号“熨斗”。

英国人又用一艘老式的战列舰改装了一艘航母,叫鹰号。这艘航母的外形实际上和现代航母已经非常像了,它采用全通甲板和岛式建筑。现代航母的一些典型技术特征,在一战的末期就已经成型。但是这只是早期航母,离真正实用化、具备很强作战能力的航母还有差距。

5

▲英国鹰号航母(供图/崔轶亮)

英国人发现航母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军舰类型,如果要让航母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必须要重新从设计阶段开始,而不是简单地改装其他舰船。所以1918年的时候,英国最早开始设计并建造竞技神号航母,这是人类历史上按照航母(要求)去设计的第一艘航母。

但因为一战对英国国力的消耗太大,造成工期一直拖后,结果导致竞技神号是人类历史上开工的第一艘正规航母,但是不是第一艘服役的。第一艘服役的航母是日本的凤翔号。

6

▲最早服役的航母是日本的凤翔号(供图/崔轶亮)

到了1920年,美国认识到航母的重要性,也把一艘木星号运煤船改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艘航母——兰利号,它跟英国的百眼巨人号很像。

一战结束时,英国的航母和舰载机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之后的发展却骤然减速。这个时期其他国家的航母和舰载机却在加速发展,英国的领先地位很快被美国和日本超越了。

飞机的价值大家都认识到了,飞机可以用于侦察、通信、舰炮校射,还可以轰炸陆地目标。但海军最重要的任务是击沉敌人的军舰,尤其是舰队主力战列舰,这个任务飞机能不能承担,当时大家都拿不准。

于是从1921-1924年,美国海军继续试验,先后把自己的4艘战列舰拉来当了靶船,最后得出结论:飞机虽然给战列舰带来了很大危险,但战列舰能顶住,还不会过时。

一战打完,大家都觉得继续保持海军军备竞赛很吃力,这一点领跑的英国感受尤其深刻。大家开始讨论限制军备发展,后来签订了华盛顿条约,条约在效果上刺激了各国航母的发展。全世界掀起一股主力舰改装航母热潮,此外还有不少新建航母。

航母从最初开始发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是航母发展的一个探索期。航母越造越大,威力也越来越大,其逐渐增强的背后,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舰载机的性能越来越好。

海空霸主登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母无论是吨位、作战能力和装备的数量等方面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1937年,世界上第一场有舰载机航母参战的淞沪抗战在上海附近爆发。

7

▲1937年,日本海军加贺号、凤翔号航母对上海发动进攻(供图/崔轶亮)

日本开发了新一代舰载战斗机——单翼的96式舰载战斗机,这种飞机对当时中国空军的所有机型都有压倒性优势,投入战场后,制空权逐渐被日本海军夺走。1940年,日本又在侵华战争中投入了更先进的零式舰载战斗机,不光中国空军的飞机不是对手,其他国家的飞机也很难胜过。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了珍珠港偷袭,二战全面爆发。这次作战,日本海军集中了全部主力航母(共6艘)参加了空袭(200km起飞线),空袭兵力分2个拨次,总共350架,这个规模是空前的,能组织这么大规模的舰载机攻击,在当时只有日本海军一家。这一战中,航母超强的攻击力得到了充分施展。

珍珠港事件3天后,12月10日,英国在远东的主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被日军陆基轰炸机击沉,日军只损失了3架飞机。

二战全面爆发才3天,美国和英国在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军队几乎被缴械了,没有一艘主力舰能跟日本海军抗衡。日本海军的战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对航母的正确使用。

1942年4月18日,美国开展了一次非常特殊的攻击行动,采用大黄蜂号航母搭载16架陆军的新型轰炸机B-25,对东京发动空袭。这么远的航程,任何舰载机都飞不到,只能采用航程比较大的陆基轰炸机,而且这些轰炸机还得拆掉所有用不着的设备和武器,尽量多载燃油,轰炸东京后,没法返航,只能飞到中国降落。

美国轰炸的目标主要是东京以及其他重要工业城市的重要军工设施,轰炸造成的损失非常有限,但撬动了历史进程。

空袭东京半个月后,中途岛战役之前,南太平洋爆发了一场非常著名的大海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对航母的大规模作战——珊瑚海海战。

这场海战中,日本派出了2艘大型航母、1艘轻型航母,美军派出2艘大型航母。日军的飞行员是作战经验丰富的精锐,美军则差不少,但美军也有优势,战前美军已经破译了日军的通讯密码,而且美军航母上都安装了雷达。最终战果,美军航母1艘沉没、1艘重伤,日军1艘航母重伤;日军损失了30多架飞机,美军的损失也是30多架,但还有30多架随着列克星敦号沉没也损失了。

这场海战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海战样式出现了,交战双方互相看不到对方,完全靠舰载机互相攻击。战术上日军取胜了,但战略上,日军进攻澳大利亚的企图破灭了。

后来在中途岛海战的主战场上,美日对阵双方总共7艘航母。美军3艘——约克城、大黄蜂、企业,舰载机234架;日军4艘——赤城、加贺、苍龙、飞龙,舰载机227架。中途岛海战成为了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日本海军的脊梁骨被敲断了,后劲明显不足。美日之间优势劣势逆转的背后,其实是综合国力在起作用。

到1944年,美军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日本最强大的2艘战列舰——武藏和大和,先后在美军舰载机的打击下沉没,这个场景也成了航母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的标志。

虽然在二战里,航母技术形态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了,但是很快新的技术出现了,又逼迫着航母自己做了一次新的自我革命,导致了后来超级航母的出现。

最大的一个驱动是什么?二战还没结束,英国在试验自己的第一型喷气式战斗机时,他们的科学家已经断言未来舰载机必然进入喷气时代。

但是,存在阻碍喷气机上舰的几大技术难题:第一,速度快,着舰速度更快,如何安全着舰成为问题;第二,加速很慢,在航母上起飞必须能短距离内达到起飞速度;第三,非常耗油,要长时间留空活动必须解决加油问题。

前两个问题不解决,喷气机根本不可能成为舰载机。后来,经过不断试验,发明了解决问题的三大法宝:斜角甲板、光学助降系统和蒸汽弹射器。前两项发明解决着舰问题,最后一项发明解决起飞问题,第三个问题则依靠空中加油和技术进步解决。

英国人发明了菲涅尔透镜光学助降系统,用这种系统时,用灯光信号自动地去给飞行员一个提示,高了低了、左了右了,让他去调整,去满足飞机安全着舰的需求。现在大部分的现代航母都在沿用光学助降系统。

美国人发明了“联合精密进近着陆系统”,这个配套的软件系统起名叫“魔毯”,飞行员不用操作操作台,飞机自动地按照系统的指示,安安全全地成功着舰。

由于喷气式飞机发动机加速过程比较缓慢,航母上装弹射器,可以让舰载机尽快地在短的起飞距离内实现它能起飞的速度。现在又涌现出来一种更新的让飞机弹射起飞的方式,叫电磁弹射器。电磁弹射器跟蒸汽弹射器比较来说,蒸汽弹射器保有量更多,使用经验更多,但电磁弹射器代表了未来航母装备的发展方向。

跟蒸汽弹射比,电磁弹射出力更平滑,就好比我们坐车,有的司机爱踩油门,突然一下启动,就让人很难受。这种感觉就是蒸汽动力给舰载机飞行员的感觉。对于舰载机的结构寿命和舰载机飞行员的感受是不好的。电磁弹射相对来说出力就比较均匀一些,对于飞行员的感觉和舰载机的结构寿命来说都要好一些,更有利于保持舰载机的结构寿命或者延长寿命。

8

▲电磁弹射式结构示意图(供图/崔轶亮)

另外,电磁弹射系统对整个的航母内空间和舰内重量的占用是小的,它的结构相比蒸汽弹射是简单的,可以节省空间发挥别的作用。还有,电磁弹射的系统相对来说简单了,大大降低在弹射系统工作和维护过程中占用的人力和维护的时间。

我国第三艘国产航母福建舰也采用的是电磁弹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航母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

超级航母出场

二战时期所有的航母都有烟囱,而现在的航母没有烟囱,这主要体现的是航母的动力系统有了一个很大的不同,这就是超级航母开始出场。

我们之所以把有些航母称作超级航母,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在它的动力系统上,因为一部分超级航母使用了核动力。最早使用核动力的是美国海军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服役的企业号航母。

美国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批量建造了最早的常规动力超级航母,从设计开始就比较好地考虑到了舰载机的起降等问题。

美国人在核推进技术成熟了之后,又搞出来了核动力的超级航母。再往后,核动力的超级航母企业号只造了一艘。为什么只造了一艘,是由于太贵。所以很长时间,美国人一直纠结,又造了一些常规的航母。到后来随着核推进等各方面的技术(发展),终于把核动力航母建造成本降到了可以承受的范围,才批量建造了十艘尼米兹级的核动力超级航母。

美国人又推出了下一代的目前已经服役、还没有形成作战能力的叫福特级的航母。福特级航母采用了电磁弹射,在舰载机和舰上系统上,这也是超级航母发展的一个技术演变过程。

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视察航母的时候说:“当危机发生的消息传到华盛顿时,毫无疑问,每个人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最近的航母在哪’?”其实这就是美国要保持它海上霸权,甚至世界霸权的航母的一个重要的作用。

所有的人都可能会比较关注,说超级航母有常规动力的,有核动力的,美国的态度就是非核动力不要。法国现役的航母戴高乐号也是核动力。

那么未来航母的发展就一定非核动力不可吗?其实这个问题在整个“冷战”时期也一直在困扰美国海军。选核动力,性能更好,但是贵。用常规动力呢,价格降下来了,但性能好像又不如核动力。在“冷战”结束的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个矛盾就非常突出了。美国专门用政府智库做了一个很权威的研究。

对于超级航母来说,核动力和常规动力,至少美国海军认为用起来没有区别,当然性能是各有优缺的,可是核动力的航母,性能上单看航母本身,那肯定是更好。但一个航母的编队里其他的舰艇都是常规动力的,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拖累了核航母优势的发挥。

9

▲美国海军现役的两级超级航母(供图/崔轶亮)

美国海军现役的两级超级航母,上边那个叫做尼米兹级,排水量是近10万吨。底下这个叫福特级,是美国现在最新的使用核动力的超级航母,排水量已经是10万吨以上。它们载的飞机其实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无论是战斗机、电子战机、预警机、直升机等,载的数量都是一样的。

航母在海战里其实要做两件事。第一件事,要保护好自己,要在战场上能生存下来。为了让航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就必须要配很多的水面舰艇、甚至潜艇,去保障航母的战场生存性,它才能比较从容地用它的舰载机去实施攻击。这就需要组织航母打击群,美国的航母打击群一般由1艘航空母舰、1个舰载航空联队、5-7艘大型水面舰等舰艇组成。

如果把航母上的飞机全去掉的话,可以说航母就没有作战能力了。航母之所以有作战能力,是因为舰载机能力很强。

美国的航母舰载机连队由战斗机、预警机和其他辅助直升机和运输机组成。战斗机既能承担防空的作战任务,去跟对方的战斗机空战,也能挂导弹或者是炸弹,去炸陆地的目标或者是海上的目标。预警机是航母的“眼睛”,它去指挥其他的舰载战斗机去拦截,去执行其他作战任务。辅助性的直升机和运输机可以满足物资补充的需要。

美国已经把一款无人舰载机用到了航母上,无人舰载机目前来说主要承担的是舰载加油的任务。但是未来,我们的一个研判,是舰载无人机很可能会承担更多的作战任务、侦察任务,甚至从远景来看的话,有可能随着无人技术的成熟,无人的战斗机也有可能做非常复杂的,比如说空战等任务。这代表了舰载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中国航母发展之路

辽宁舰是我国第一艘航母,新闻媒体报道也有很多了。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就有发展航母的想法。当时在越战的时候,美国舰载机时不时地侵犯我们海南岛领空。我国的决策层就想到我们是不是也要搞一点自己的航母。

但是客观来说,当时我国的工业基础和科研能力其实还支撑不了我们拥有航母。20世纪70年代,我们正在集中全国船舶系统的科研精力设计和建造第一款导弹驱逐舰。这款导弹驱逐舰排水量只有3000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我们的真正国力。

航母最主要的武器是舰载机,可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我们还处在逐渐从仿制到自主设计陆地起降的飞机时期,而舰载机在设计方面要求更高。其实,当时我国没有建造航母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科研和工业能力还跟不上。

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西沙、南沙发生海战。这次海战之后,就凸显了需要航母。当时的参谋总长迟浩田说到,“如果有一艘航母,整个情况(南海)就活了,许多问题都好处理,但是苦于经费不足,思虑再三,航母暂时还是不能上型号,这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和全局考虑的,但也并非无所作为,还是应力争机遇。”

航母考验的是一个国家综合的科研和工业能力,更加重要的是财力。甚至美国人把航母叫做“吞金兽”,没有一定的财力保证,航母是弄不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迎来了一个契机,加速了我们拥有航母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这就造成了在乌克兰造船厂的两艘航母命运不同。库兹涅佐夫号已经建成了,俄罗斯海军拿走了,还有一艘长期停在乌克兰,完成了将近70%的工作量,造不下去了。乌克兰没有航母的需求,俄罗斯需要航空母舰,但是刚解体那段时间,俄罗斯的经济非常困难,它没有钱让航母完成建造。这艘航母就是瓦良格号,结果这艘船以未完工的状态在乌克兰的船厂里停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后这艘船由中国的一个公司以废船的价格买回来,后来历经千难万险,用拖船船队将瓦良格号“五花大绑”弄回国内。这次拖航,可能也创造了人类拖航史上最远航程的纪录。

后来,我国开始将拖航回来的航母改造成了一个试验和科研平台,这是我们第一艘航母。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中船重工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

640(8)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在中船重工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海军,舷号“16”(供图/崔轶亮)

2019年迎来了第二艘航母山东号服役。山东号只看外观跟辽宁号好像区别不太大,但实际上内部有很大的设计上、性能上的提高。山东号是我们第一艘自己设计、自己建造完成的航母。

640(9)

▲2019年12月17日,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山东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舷号“17”(供图/崔轶亮)

2023年6月,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在上海下水。在电视报道的画面里,我们发现这次福建舰下水还非常有仪式感,很讲究。

关于舰船完工下水的时候举行的掷瓶礼,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掷瓶礼最早源自拥有航海历史的民族,靠近海洋的民族去航海的时候希望平安,不要去惹怒海神。仪式就是拜海神,祈求保佑平安,这种祭祀的仪式是比较原始的。

后来,人类的造船技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让我们对海神的恐惧或者敬畏逐渐下降,但是这个仪式感流传了下来。

在蒸汽技术还没有在船上大规模运用,人类主要还是靠风力、靠风帆去航行的时候,下水仪式就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型了。以英国为例,因为英国是造船大国,也是海军大国,据记载,英国人把酒倒在一个非常华丽的金属酒杯中,然后把酒一洒,就是祭神了。后来逐步演化到用香槟酒瓶。

美国海军用掷瓶礼挺多,但是现在逐渐意识到不能直接真的把酒瓶撞击到船上。于是专门在船的结构之外,竖起来一个比较锋利的、宽度比较窄的金属部件,就更利于酒瓶被撞碎。而印度海军把掷瓶礼仪式充分本地化,用椰子代替香槟酒。

现在我国已经能造出来8万多吨排水量的航母,在世界现役航母的排水量里边也是排名很靠前的现代化航母。我感觉这背后的历程可能也确实值得除了关心航母发展、关心海军发展的军迷之外的所有国人,仔细去品味这段世界航母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航母发展的历程。

来源:香港商报、首都科学讲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