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亟须从论文压力中“解套”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5-08 17:30:13   阅读量:0
撰文 罗中云(北京科技报评论员)

如果医生的职称评定、评优甚至医院的评级,能降低对论文的依赖,就相当于减少了发表论文的必要性,从而降低了论文造假背后的“经济价值”。这样“疏堵”结合,釜底抽薪,造假者的造假意愿自然会降低。

4月20日,知名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一次性撤销了旗下杂志《肿瘤生物学》的来自中国的107篇论文,这些论文涉嫌同行评议造假。107篇论文牵扯119家国内高校、医院,其中不乏知名三甲医院和高校。

学术不端乃科研大忌,但由于利益驱使,在国内外都很难杜绝。不过在我国,从历年来曝光的论文造假事件可以发现:医学论文是造假“重灾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知名医学网站丁香园曾做过一项包含1928份有效问卷的调查,824名医生表示,医院晋升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必须有SCI论文;而晋升高级职称,85%以上都要求有2篇及以上SCI,要求有5篇以上的达到29.21%。

这种要求显然不合情理。众多的临床医生面临着巨量的诊疗工作,既没有太多从事科研的时间,也没有合适的平台,要完成发表论文的任务殊为不易。但是职称评定以及评优、评奖等有现实的压力,发表论文又能带来学术声誉和较大的经济利益,多重因素促发之下,部分人就有了论文造假的冲动。

尽管背后原因复杂,但学术造假不能“情有可原”,而应坚决唾弃,重拳打击。因为学术造假影响的不仅是自己或所在的单位,其编造的数据或结论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科研人员,造成严重后果。在医院对于论文造假者大都有严厉的处罚措施,有医院就规定,论文造假如果涉及到科主任,将会撤职,除了降职称,奖励还会被全部扣除,基金全部返还,今后晋升也基本无望。

但这种“堵”的办法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毕竟,只要有巨大的利益诱惑,就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其实打击论文造假,还需要重视“疏”。比如在医疗行业搞职称评定时可以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或者将职称评定与论文脱钩,探索用其他标准替代论文。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医生都擅长搞临床医疗,有些医生在医疗一线表现平平,但理论功底强,对于科研兴趣浓,医院或学校就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职称评定时适当参考他发表论文的情况,并安排其合适的岗位。

而对于那些诊疗水平高,动手能力强,在医院一线工作的医生,职称评定或评优时,应允许其不以论文作参考,可用误诊率、治疗或手术成功率、病患满意度等作为论文的“替代标准”。

当然,医学技术要发展,科研是必须要做的。一线医生掌握有大量临床数据,如果时间充裕,也应鼓励其进行研究,发表论文,但不应有强制性要求。

如果医生的职称评定、评优甚至医院的评级,能降低对论文的依赖,就相当于减少了发表论文的必要性,从而降低了论文造假背后的“经济价值”。这样“疏堵”结合,釜底抽薪,造假者的造假意愿自然会降低。长此以往,医学界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也才有可能慢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