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均输液量一年8瓶,滥用输液需遏制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3-29 13:26:15   阅读量:0

文/赵志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药学部主任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这是一个医学常识,也是世卫组织很早就提出的用药原则。一般来说,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

  由于输液可将药物直接输入血液,在“见效快”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也快。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显示,静脉注射给药发生的不良反应(ADR)占57.8%,非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占3.0%,口服给药占36.2%,其他给药途径占3.0%。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输液给药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其中,输液的药品质量、输液的包装材料、注射器具是否严格消毒、药液浓度、输液速度、针管中是否混入气泡等种种因素,都有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衰竭等危险。在国外,输液治疗均有严格的适应证,国外门诊输液率一般在4%以下,北京10家三级医院的调查结果为门诊输液率为10%,而且我国医院级别越低,输液使用率越高。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了解一些输液安全常识是必要的。首先,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前,就应该了解输液不良反应的风险,比如发热反应、急性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等。口服给药,药物需要经过肠胃道才会被人体吸收,此过程缓慢,人体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较轻。而且一旦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也还有时间进行洗胃等方式救治。而输液则不同,它是通过血液直接侵入人体,一旦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往往来不及抢救。

  其次,静脉输液带来的微粒污染无可避免。微粒指的是药液中肉眼观察不到的小颗粒杂质,其来源有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注射用水、药物原料与添加剂、内包材、环境污染等。种类有玻屑、橡胶粒、淀粉、纤维、晶粒、尘埃等。微粒进入人体后,不能被机体吸收,将伴随人的一生,在医学上称为“微粒污染”。

  输液中存在的这些不溶性微粒,粒径一般为1-50微米,一般输液器的微粒滤膜也难以去除全部微粒。输液的国家质量标准中对于小于10微米的微粒没有数量限制,有些输液产品中,每毫升含有上万个于小于10微米,而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肺动脉栓塞等。一般来说,药品制备、安瓿割锯、配药、针头穿刺胶塞、空气污染均可引起微粒污染。对于长期输液或者输液总量大的患者来说,输液过程中的微粒污染就会大大增加。

  最后,输液带来的常识性问题就是耐药性。有的病人一来看病就指着要输液,要用最好的抗菌药物,然而很容易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公布一项研究指出,中国大约有75%的感冒患者通过抗菌药物治疗。临床和农业上的滥用抗菌药物行为已经在中国导致细菌耐药性提高,5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率从30%提高到70%。

  滥用输液可以形容是“大炮打蚊子”,蚊子是死了,但在浪费金钱的同时,又误伤了身体。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呢?以下3种情况下才需要输液:病人吞咽困难、或者已经昏迷,无法口服,只能进行输液;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或者是有的药物只能通过输液的方式进入人体;病情危重,而且发展迅速,必须快速制止时,输液是不可少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主管部门对输液管理的加强和民众对输液风险认识的提升,我国大医院对门诊的输液管理日趋严格,不少医院甚至取消了输液门诊,相比之下,基层医疗结构仍是过度输液的“重灾区”。

  今年5月份,由30位药学、护理、管理等各领域专家编写的《守护针尖上的安全-中国输液安全与防护研究专家共识》将问世。这是我国首次向全国通报大输液安全和防护研究情况,专家团队将以此为基础对临床医生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过度输液的弊端;同时还将为患者进行科普,让更多的患者明白为什么“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